2015届高考历史第一轮考点复习导学案26

2015届高考历史第一轮考点复习导学案26

ID:18676874

大小:5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21

2015届高考历史第一轮考点复习导学案26_第1页
2015届高考历史第一轮考点复习导学案26_第2页
2015届高考历史第一轮考点复习导学案26_第3页
2015届高考历史第一轮考点复习导学案26_第4页
2015届高考历史第一轮考点复习导学案26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5届高考历史第一轮考点复习导学案2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第69讲戊戌变法姓名:考纲展示: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简述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课前预习一、背景1、民族危机的加深: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经济阶级基础: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从而奠定了戊戌变法的经济和阶级基础。3、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传播(1)康有为: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写成《

2、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系统地阐发了变法理论。(维新思想特点:把西方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主张变法改革。)(2)梁启超:主张中国要变法图强,必须在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教育上改革科举制度。(3)严复:介绍西方《天演论》,借助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自己的维新变法主张,宣扬变法图强的思想。总之,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宣传为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二、戊戌变法的过程1、开始: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领导“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2、高潮:“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3、戊戌变法正式开始。)(1)内容:政治方面:鼓励官绅上书言事,严禁官吏阻隔;谕令各省督抚举荐新政人才;精简机构,裁减冗员,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经济方面:设立农工商总局,鼓励发展农工商业;提价私人开办工厂,采用机器生产,奖励创新发明;设立铁路、矿务总局,鼓励商办铁路、矿业;改革财政,创办国家银行,编制国家预算和决算;兴办邮政,裁撤驿站。文教方面: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在各地成立中小学堂,在京师设立大学堂,筹设铁路、矿务和医科等专门学堂;鼓励私人办学,选派学生到海外留学;准许民间创办报馆、学会;设立译书局,组织翻译外国

4、书刊。军事方面:(2)评价:备注进步性: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主张;这些变法措施的推行,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并给民族资产阶级提供了参与政治的可能性,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局限性:没有涉及设议会、制定宪法等政治主张。3、失败:戊戌政变(1)过程: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逮捕、杀害维新人士。(2)原因:主观上: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及其局限性。具体表现为: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寄希望于没有掌握实权的光绪帝和极少数帝党官僚;对帝

5、国主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客观: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3)教训:①在当时的中国,改良主义的道路是走不通的(君主立宪制不能挽救民族希望);②要实现中国近代化,必须推翻封建专制,实现民族独立,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四、戊戌变法的性质: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阶级改良运动。五、戊戌变法的影响(1)政治上:戊戌变法是一场爱国的政治改革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2)经济上:维新派在经济上提倡近代工业、交通运输业,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3)思想上:康有为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

6、权,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4)观念习俗上:维新派解放思想、变革观念、建立社团、兴办学堂、创办报刊、提倡女学、改易风俗等,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课堂研讨:从社会背景、领导力量、具体措施、国际环境、思想文化等方面比较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学后反思课堂检测——第69讲戊戌变法姓名: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无徵不信,不信民不从,故一切制度托之三代先王以行之。若谓圣人行事不可依托,则是以硁硁之小人,律神话之孔子矣。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

7、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康有为《孔子改制考》材料二著自下科为始,乡会试及生童岁科各试,向用四书文者,一律改试策论。……现当开创百度,事务繁多,度支岁入有常,岂能徒供无用之冗费,致碍当务之急需。如詹事府本属闲曹,无事可办……均著即行裁撤,归并内阁及礼兵刑部办理。旗丁生齿日繁,徒以格于定制,不得在外省经商贸易,遂至生计益艰,……现当百度维新,自宜驰宽其禁,俾得各习四民之业,以资治生。——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材料三比年以来,皇上有意变法,而盈朝汹汹,不可向迩,亲贵抗违,耆老力诤,群僚面从而后言,举政始行而中废。乃至奉

8、旨发议,乃推延而不议;明诏施行,乃束阁而不行。人心众论,缉缉仳仳。”——杨深秀《请告天祖誓群臣以变法定国是折》材料四适应现代世界不断发展趋势而不断革新,是现代化的本质,但成功的现代化运动,不但善于克服传统因素对革新的阻力,而尤其在善于利用传统因素作为革新的动力。——罗荣渠《现代化新论》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康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