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价格上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能源价格上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ID:14735831

大小:201.0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8-07-30

能源价格上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_第1页
能源价格上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_第2页
能源价格上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_第3页
能源价格上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_第4页
能源价格上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能源价格上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选题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持续高速发展,较低的能源价格和充足的能源供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能源供需矛盾的凸显,我国能源如何继续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问题油然而生。我国的能源定价还处于政府定价阶段,煤炭价格虽然进行了市场化改革,但是由于电价没有放开,煤炭价格市场化改革进行得并不彻底,存在合同价和市场价双轨制。成品油定价机制也经过了三次改革,力图与国际价格波动联动,但是由于国内成品油中准价审批的滞后性,这种定价机制并不科学。电价由发改委审批,在煤炭价格高涨的时期,国家推出“煤电联动”机制,但是实践表明这种暂时性的价格机制并不能

2、从根本上解决电价管制和煤炭价格放开之间的矛盾。在现有的能源定价机制下,我国的能源价格水平不能反应市场的供求信息,造成对能源的过度需求,特别是近年来高耗能企业的发展势头充分体现了不合理的价格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低效率。同时,在现有的定价机制下,政府往往对生产侧进行补贴,而不是直接对消费侧补贴,补贴多少往往是政府与能源企业之间博弈的结果。因此能源价格体制改革的含义在于,建立透明的价格形成机制,根据市场供需情况由市场对能源定价,同时国家根据需要对消费侧进行补贴,补贴金额可以通过听证会等方式确定。在适当的时候,国家将逐渐有步骤地取消补贴。这样既可以发挥能源价格在是资源

3、配置方面的作用,又充分考虑了不同层面对能源价格水平的接受消化能力,把能源定价机制改革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安定的影响降到最低。目前,能源定价机制改革的步伐比较慢,力度比较轻,主要是因为政府对能源价格体制改革的影响不确定,对能源价格体制改革的负面影响过分担忧是影响能源价格体制改革的重要原因。经济是基础,经济增长受到影响会引发诸多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稳定和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进行能源定价机制改革首先要明确能源价格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能源价格对宏观经济的传导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1能源价格上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本文从工业增长、外贸等总量角度以及行业角度,通过向量自回归模

4、型和投入产出分析全面研究我国主要能源(煤炭、电力、石油)价格上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2国内外研究现状西方对能源经济问题的研究比较早,国外能源经济学学科体系已经比较成熟,培养了大批学者和研究人员,他们对西方发达国家能源与经济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实证,积累了丰富的能源经济学理论。而我国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还比较零散,能源经济学学科的建设刚刚起步,对能源与经济关系的研究还不是很全面,理论基础也比较薄弱。西方能源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相对比较成熟的市场体系,并不能直接适用于我国的情况。因此对能源经济关系的研究可以对现有的研究进行补充,并推动能源经济研究的进一步发展。2.1国外能

5、源一经济研究现状西方对能源价格与经济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1973年爆发石油危机,石油价格大涨,经济陷入衰退,这场经济衰退是二战后最严重的一次。由此引发了对石油价格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早期的研究包括PierCe和Enzler(1974),RaSCheandTatom(1977),Mork和Hal1(1980)以及Darby(1982),这些研究都证明和解释了石油价格上涨以及宏观经济之间的负相关关系。Hami1ton(l983)运用VAR方法,检验了二战以后包括第二次石油危机后的油价、GNP和失业的数据,发现石油价格引领了二战之后除1960年以外的每

6、次经济衰退。随后,GISSer和Goodwin(1986)和Hiekman等(1987)利用美国的数据实证检验了石油价格上涨与经济的负相关性。Darby(1982),Burbidge和Harrison(1984),以及Brun。(1981),SachS(1985)则对其他国家的这种负相关性进行了相似的实证检验。此后,实证分析进一步得到拓展,JoneS和Leiby(1996)估计出以GNP度量的石油价格弹性区间为卜0.02,一0.08]。JoneS和Leiby(1996)进一步肯定了这21导论一估计,认为1973年之后,石油价格在GNP中的比重为4%一6%,从这

7、个比重来看,石油价格弹性在卜0.02,一0.081区间内是合理的。在对石油价格和经济负相关性进行实证的同时,西方经济学学者也试图对这种负相关性进行解释。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包括:1、供给冲击效应Rasehe和Tatom(1977,1981),Barro(1984)以及Brown和YuCel(1999)认为石油价格上涨带来供给冲击。石油价格上涨,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的石油资源稀缺性凸显,减缓了产出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在产出降低的情况下,实际工资上涨带来失业的增加。如果消费者认为石油价格的上涨是暂时的,他们会通过减少储蓄或者增加借贷来平滑自己的消费,这种行为会带来实际

8、利率水平的提高,从而进一步带来GDP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