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作业 word版含解析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4

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作业 word版含解析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4

ID:14782340

大小:16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30

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作业 word版含解析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4_第1页
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作业 word版含解析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4_第2页
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作业 word版含解析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4_第3页
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作业 word版含解析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4_第4页
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作业 word版含解析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4_第5页
资源描述:

《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作业 word版含解析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A.基础达标]1.一个人骑自行车的速度为v1,风速为v2,则逆风行驶的速度的大小为(  )A.v1-v2B.v1+v2C.

2、v1

3、-

4、v2

5、D.解析:选C.根据速度的合成可知.2.已知平面内四边形ABCD和点O,若=a,=b,=c,=d,且a+c=b+d,则四边形ABCD为(  )A.菱形B.梯形C.矩形D.平行四边形解析:选D.由题意知a-b=d-c,∴=,∴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故选D.3.平行四边形ABCD的三个顶点分别是A(4,2),B(5,7),C(-3,4),则顶点D的坐标是(  )A

6、.(12,5)B.(-2,9)C.(3,7)D.(-4,-1)解析:选D.设D(x,y),由=,知(1,5)=(-3-x,4-y),即解得故选D.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0,0),P(6,8),将向量绕点O按逆时针旋转后得向量,则点Q的坐标是(  )A.(-7,-)B.(-7,)C.(-4,-2)D.(-4,2)解析:选A.将向量=(6,8),按逆时针旋转后,得=(8,-6),=-(+)=(-7,-),所以点Q的坐标是(-7,-).5.已知A,B是圆心为C,半径为的圆上两点,且

7、AB

8、=,则·等于( 

9、 )A.-B.C.0D.解析:选A.由已知得△ABC为正三角形,向量与的夹角为120°.所以·=·cos120°=-.6.如图所示,一力作用在小车上,其中力F的大小为10牛,方向与水平面成60°角,当小车向前运动10米时,力F做的功为________焦耳.解析:设小车位移为s,则

10、s

11、=10米,WF=F·s=

12、F

13、

14、s

15、·cos60°=10×10×=50(焦耳).答案:507.在△ABC中,已知

16、

17、=

18、

19、=4,且·=8,则这个三角形的形状是________.解析:∵·=4×4·cosA=8,∴cosA=,

20、∴∠A=,∴△ABC是正三角形.答案:正三角形8.一纤夫用纤绳拉船沿直线方向前进60m,若纤绳与行进的方向夹角为,此人的拉力的大小为50N,则纤夫对船所做的功为________.解析:由题意可知,纤夫拉力

21、F

22、=50N,位移

23、s

24、=60m,拉力F与位移s的夹角为,所以纤夫对船所做的功W=F·s=

25、F

26、·

27、s

28、cos=1500(J).答案:1500J9.如图所示,P是△ABC内一点,且满足+2+3=0,设Q为CP延长线与AB的交点,求证:=2.证明:∵=+,=+,∴(+)+2(+)+3=0,∴+3+2+3=

29、0.又∵A,B,Q三点共线,C,P,Q三点共线,故可设=λ,=μ,∴λ+3+2+3μ=0,∴(λ+2)+(3+3μ)=0.而,为不共线向量,∴解得∴=-=.故=+=2.10.已知力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斜向上),大小为50N,一个质量为8kg的木块受力F的作用在动摩擦因数μ=0.02的水平平面上运动了20m.力F和摩擦力f所做的功分别为多少?(取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0m/s2)解:如图所示,设木块的位移为s,则:F·s=

30、F

31、·

32、s

33、cos30°=50×20×=500(J).将力F分解成竖直向上的分力

34、f1和水平方向的分力f2.则

35、f1

36、=

37、F

38、sin30°=50×=25(N).所以

39、f

40、=μ(

41、G

42、-

43、f1

44、)=0.02×(8×10-25)=1.1(N).因此f·s=

45、f

46、·

47、s

48、cos180°=1.1×20×(-1)=-22(J).故力F和摩擦力f所做的功分别为500J和-22J.[B.能力提升]1.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力F1,F2的作用,F1水平向右,F2与水平向右方向的夹角为θ,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力F1与F2的合力所做的功为W,若物体一直沿水平地面运动,则力F2对物体做功的大小为(  )A.WB.

49、WC.WD.W解析:选D.设物体的位移是s,根据题意有(

50、F1

51、+

52、F2

53、cosθ)

54、s

55、=W,即

56、s

57、=,所以力F2对物体做功的大小为W.2.在△ABC中,(+)·=

58、

59、2,则△ABC的形状一定是(  )A.等边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解析:选C.由(+)·=

60、

61、2,得(+)·-2=0,所以·(+-)=0,所以·(++)=0,即·(++)=0,所以2·=0,所以⊥,所以∠A=90°,所以△ABC是直角三角形.3.已知P为△ABC所在平面内一点,且满足=+,则△APB的面积与△

62、APC的面积之比为________.解析:5=+2,2-2=--2,-2(+)=,如图所示,以PA,PB为邻边作▱PAEB,则C,P,E三点共线,连接PE交AB于点O,则=2=4,∴===.答案:1∶24.有一两岸平行的河流,水速大小为1,小船的速度大小为,为使所走路程最短,小船应朝________的方向行驶.解析:如图,为使小船所走路程最短,那么v水+v船应与河岸垂直.又

63、v水

64、=

65、

66、=1,

67、v船

68、=

69、

70、=,∠ADC=9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