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教学中语篇连贯意识的培养 .doc

翻译教学中语篇连贯意识的培养 .doc

ID:14783844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30

翻译教学中语篇连贯意识的培养 .doc_第1页
翻译教学中语篇连贯意识的培养 .doc_第2页
翻译教学中语篇连贯意识的培养 .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翻译教学中语篇连贯意识的培养 .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翻译教学中语篇连贯意识的培养摘要:基于翻译教学中学生翻译实践中的一大问题:语篇意识的缺乏,分别从语篇的认知及其相关、语篇连贯的重构这两方面阐述了语篇意识在构建思想内容一致且连贯通达译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关键词:翻译教学;语篇;连贯意识1学生翻译中的问题从事翻译教学已近十年,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影响学生翻译质量或翻译的忠实和通顺的原因多种多样,比如对原文的理解方面就涉及到自身语言的功底,包括词汇量的多少、语法点的掌握、篇章行文的特点及原语语言的总体特点了解和把握等;此外还有文化空缺、世界知识的缺乏等。

2、就表达这一层面,比如英译汉,问题主要是学生的汉语表达比较欠缺,可能是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对汉语的学习和提高不够重视。然而笔者认为最大的问题,无论对原文的理解还是译语的表达,在于学生缺乏语篇意识及上下文意识。换句话说便是对于语篇的认识,包括语篇的特点、构成、语篇和语境的关系等,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在这种情形下学生的译文大多行文不畅,逻辑混乱,甚至不知所云。翻译教学中必须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生的语篇意识,采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侧面不断深化他们语篇理解中的上下文意识,从而首先达到理解的连贯,再取

3、得表达的连贯。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老师把语篇理解的连贯意识贯彻于教学的始终。首先要从理论的高度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语篇的一些概念以及影响语篇连贯的一些因素,只有认识提高了,才能在翻译实践中形成一种自觉意识。故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2有关语篇认知的一些因素2.1连贯Reinhart认为连贯由三个要素组成:连接、一致及关联。“连接”指在语义-语法层面上句子之间有形式上的联系,“一致”指句子所表达的命题前后不矛盾,即在同一状态下语篇中的命题根据常识都为真,“关联”指语境同语篇相关,语篇中句子之间相

4、关,句子和语篇主题/话题相关。①由此可见,语篇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意义的语言单位,所包括的内容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而且超越语法结构,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和一致性。2.2影响连贯解读的因素2.2.1语篇连贯的识别和读者的先有知识。2.2.2连贯的识别与语境意识。3译语中对源语语篇连贯的重构3.1语言内部结构的调整与重构以语篇为翻译单位,译者才能在把握原文语篇连贯性的基础上,在译文中努力再现语篇的连贯性,从而更加有助于译语读者正确地把握原文的思想内容。3译文是完成的语篇,在其语言形式上自然要保持

5、连贯性。这就要求译者在进行语言转换时,既要忠实于原文的连贯结构,又必须考虑译文中重新构建的连贯结构是否能够得到译文读者的识别,从而获得连贯性的理解。译文的连贯重构是一个由词、句、段到篇章的构建过程,源语语篇是评判语篇连贯性的参照系,而译语语篇是翻译策略的最终落脚点。这样一个层次分明、由下至上的过程既是语言形式的转换过程,从本质上说也是思维的转换过程。译者的思路要经历一个从原文连贯结构到译入语连贯结构规范的转换,这种转换的前提是保证从读者的认知角度看,译文语篇是连贯的,是语义畅通的,不会让读者感到

6、机械和死板,使语义呈现出滞凝和隔断的状态。强调语言的可接受性,也就是说,译文不能拘泥于原文中词语的表层意义和句子形态结构,而应从总体连贯和局部连贯的角度,理顺原文的语义关系和信息传递功能,才能译得通顺流畅,达到信、达、雅的标准。这需要译者在思维方式上进行调整或变通,对语言进行遣词造句的优化选择,实现原文的连贯功能。译者在对译文作语言形式上的策略选择时,应对源语语篇作静态和动态的分析。所谓静态分析,即分析其源语语言形式的表层,如语篇内词句的表层意义,各句各段之间替代、省略、照应等衔接手段。进行动态

7、的分析则是分析深层的语义和功能连接关系。语篇在交际功能上的连贯有赖于语篇产生的语境信息、语篇使用者的语用知识和语用推理。译者应该利用推理机制,将表层意义与可能隐含的认知信息加以综合,再结合语境假设及语用分析,寻求它们之间的深层连贯结构,并在译文的连贯结构中具体表现出来。3.2文化缺省的填补翻译是跨文化的交际,思维方式的不同需要译者在语言形式上进行调整和变通,而文化差异的存在则要求译者对造成连贯失调的文化缺省(culturaldefault)给予补偿。但前提条件是译者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对于存在着文

8、化缺省而阻碍连贯性理解的语篇,译者有责任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方式加以解决,使译文读者对语篇获得连贯性的理解。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由于文化背景知识的不同,在理解上存在着差异,而对这种差异的弥补则是由译者来完成的。而这项工作完成的好坏是受其翻译标准影响的。以语篇为翻译单位,就要求译者从语篇的角度出发,在必要的时候进行文化语境知识的补充。对于文化缺省的补偿,既可以用译入语文化去替换源语文化中造成缺省的那部分知识,即归化式翻译,也可以在保持译文的连贯性前提下采用异化翻译,比如可用文外加注或文内变通的办法建立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