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导向科学课程演示型课件结构及内容设计

探究导向科学课程演示型课件结构及内容设计

ID:14846079

大小:3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30

探究导向科学课程演示型课件结构及内容设计_第1页
探究导向科学课程演示型课件结构及内容设计_第2页
探究导向科学课程演示型课件结构及内容设计_第3页
探究导向科学课程演示型课件结构及内容设计_第4页
探究导向科学课程演示型课件结构及内容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究导向科学课程演示型课件结构及内容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探究导向科学课程演示型课件结构及内容设计【摘要】科学课程的探究教学要重视演示型课件的结构和内容设计,能充分发挥其优化课堂学习环境的作用,引导参与和思考。设计合理的课件结构,以引导课堂的探究活动,促进学生了解知识结构。对来自教科书和教师的教案的内容进行选择、改造和加工,转变为能够发挥演示课件优势的探究内容。恰当利用Powerpoint的页内动画,使静态内容动态化,形象地展示逻辑顺序、变化过程和转化关系等,引导观察和思考。【关键词】科学课程;探究导向;演示型课件;结构设计;内容设计【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5―0041―

2、049新课程标准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在科学课程的课堂探究中存在教学内容选择、学习情境创设和教师引导等方面的问题。随着中小学的信息技术应用条件的改善,用Powerpoint制作的演示型课件成为学校中使用最频繁的课件类型。Powerpoint演示型课件融合图文声像等多种媒体元素,具有强大的表现力,在科学课程中合理的应用可以优化课堂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参与和思考。但由于许多教师往往注重制作的技术而忽视课件的结构和内容设计,使课件只是成为信息传递工具,不能很好地促进科学探究学习。本文以小学三年级科学课《养蚕》为例,介绍探究导向的演示型课件的结构和内容设计。《养蚕》是小学三年

3、级的科学课“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的内容。课件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生动地体验“养蚕”的活动,经历科学观察的过程,对我国养蚕抽丝的发明、发展有一定的了解,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一探究导向课件的结构考虑演示型课件是在课堂中与教师和学生的活动配合使用的,基本属于直线式顺序教学。设计课件时可以在直线式程序的基础上添加简单的跳转和链接,设置探究问题的目录页,产生选择分支的效果。目录页既是教师设疑的起点,又能启发学生对知识结构的思考。本文范例课件《养蚕》的结构如图1所示。从课件结构图可以看出,《养蚕》课件总的结构是自上而下顺序播放,开始时呈现本课件要探究的问题,分为

4、六个栏目,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六个方面开始探究活动,并通过超级链接将每个栏目与该栏目下的首页内容做跳转,学生可以通过超级链接直接定位到要探究的栏目。页面效果是如图2所示的目录页。9在每个探究活动栏目的末页,通过添加动作按钮,并通过动作按钮添加超级链接的方式,将课件的流程返回到目录页。如图3所示是在抽丝活动介绍结束时,在该幻灯片上添加了动作按钮,并给该动作按钮设置链接到目录页的超级链接。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各个栏目间随意切换。二课件的内容处理探究导向课件的内容处理,是指对主要来自教科书和教师的教案的内容进行选择、改造和加工,把授课材料转变为探究学习的内容,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和主动性。在设计演示型课件时,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处理内容。1选择符合学生需要和适合课件呈现的内容9《养蚕》课件从教学内容中选择了关于蚕和养蚕过程的图文描述,这些都是许多学生想知道,又能发挥课件表现优势的内容。例如用日记形式描述科学观察的结果,用典型图片对我国养蚕抽丝的发明、发展介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讨论问题,以及在此过程中渗透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探究方法。图4所示为采用观察日记的方式展示蚕宝宝出生的课件页。在该页的右侧,分别顺序呈现蚕卵三张图片。教师先呈现和引导学生观察第一张图片,提示学生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该图片,然后日记上出现第一段话“蚕卵是椭圆形的,浅灰色,中间有些凹

6、下去”;然后单击出现第二张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后,呈现日记中的第二段话“刚出壳的蚕,外形像蚂蚁,所以叫做蚁蚕”;最后出现第三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蚁蚕的身长,随后在日记中出现“蚁蚕的身体大概有两三毫米长”。2分解和概括教学内容课件呈现的文字是支持学生活动的线索,以及对内容的结构的展示,不是供学生阅读的材料,要避免整页整页地呈现文字。设计时要对教学内容的文本进行分解和概括,提炼出要点,进一步简化成为有序或无序列表或表格,以便层次清楚的呈现。这个过程示意如图5所示。在《养蚕》课件中,交流养蚕过程中的发现时将教材的文字内容概括提炼,简化为表格,说明不同时期蚕的形态特点和

7、生活习性,直观地呈现出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使学生更容易归纳总结。如图6所示。3把文字内容转为图形对教材的文本内容提炼概括后,用图形呈现出来。在教学中用图形把学习内容的结构转变为可见的形式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这种图形称为认知组织图,在演示型课件中认知组织图能做得更为生动鲜明。认知组织图包括层级图或流程图样式的结构图、几何形状与线条连成的图形组合、文字和线条构成的纲要图等。9在这种形式中,图是基本信息,文字是补充说明信息,设计得当的图形,能够揭示学习内容之间的关系,增加学生的兴趣,容易理解,记忆深刻。例如图7所示。4用图像解释教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