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复习专题讲座四

高三语文复习专题讲座四

ID:14881039

大小:39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30

高三语文复习专题讲座四_第1页
高三语文复习专题讲座四_第2页
高三语文复习专题讲座四_第3页
高三语文复习专题讲座四_第4页
高三语文复习专题讲座四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复习专题讲座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三语文复习专题讲座(四)语言表达题的特点和应试对策一、语言表达题的特点近几年来,高考语言表达题主要有下列三个特点:1.坚持考查实用的语言能力这可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语言表达的话题来自于现实生活,所给的语言材料也是来自现实,而极少书卷气;二是着重考查基本的语言表达技能,如扩写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等等。最典型的例子恐怕要算2003年的第25题了。例:仿照示例,改写下列两条提示语,使之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提示语:(公园里)禁止攀折花木,不许乱扔垃圾。改写为:除了记忆什么也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

2、。(1)提示语:(教学楼内)禁止喧哗,不许打闹改写为:(2)提示语:(阅览室里)报刊不得带出,违者罚款改写为:这样的话题,这样的语言材料,每一名高中生都会遇到;这样的改写要求,其中包含的说话人和受话人之间的平等意识,更是时时处处都能遇到。其考查实用的语言能力的特点,恐怕是不用多说的了。至于本题如何解答,在分项陈述中已说过,这里不再重复。2.试题呈开放性所谓开放性,简单地说就是相当一部分试题没有统一的答案,考生尽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能力、生活积累和思维能力,写出各种各样的答案来,只要符合题目要求,都是正确答案。例2:根据

3、下列两种情景,以“歌声”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情景一:毕业典礼上同学们歌声情景二:考试前夕我歌声这样的试题,简直可以说,每名考生都可以写出富有自己特点的答案来。3.考点呈综合化试题的出发点是考语言表达能力,但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语言表达与认识能力密不可分,语言的内容和形式密不可分,语言表达的形式也往往是多种兼用的,因此考点呈综合化是必然的。例3:下列两个句子都写到“虚伪”,前一句直接表述,言简意赅;后一句连续类比,形象生动。请在“友谊”、“勇敢”、“信任”中任选一个词,仿写两句话。虚伪和欺诈产

4、生罪恶。([美]爱迪生)蚜虫吃青草,锈吃铁,虚伪吃灵魂。([俄]契诃夫)6(1)(2)这是2000年全国卷的第26题。从形式上说,仿写、类比、排比(句式)三者相兼;从内容上说,它考查考生对“友谊”、“勇敢”、“信任”的作用的认定;从思维上说,它要借助于想象和联想。其综合化的特点显然。如果再从细部说,每一句的答案还包括着句式的要求,如前一句主语部分应是并列短语,谓语部分应是动宾短语,后一句应是三个主谓句构成排比,更显综合化了。比较典型的例子还有2002年的第25题。这将留到后文去说。语言是交际的工具。高考语言表达题的上

5、到三个特点,正好体现了交际的需要,为提高交际能力服务,同时,这三个特点,还包含着创新精神和个性化的因素。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提高语文素养的目标也是一致的。人们说,高考语言表达题难,我想所谓难,也就在这三个特点上。二、应试对策基本对策是建立四个意识。1.话题意识这里所说的“话题”,不是“话题作文”的“话题”,而是指它的本义,即“谈话的中心”。压缩、扩写、改写、仿写等,都要围绕话题说相应的话。强调话题,就是强调语言表达的内容,强调主要信息,这是语言表达的灵魂。例4:将下列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压缩成一句话。(不超过16个字)

6、我国冶金企业认真贯彻国务院和国家经贸委关于控制钢铁生产总量的指示精神,今年一季度,国家大中型钢铁企业钢产量增长幅度开始逐月回落,累计产钢2461.6万吨,增长势头明显趋缓。其中一月份钢产量增长速度比去年12月份降低2个百分点,2月份比1月份降低了3个百分点,3月份不比2月份降低4.9个百分点。答:本题所给的文字共有两句话组成,其中心是“控制钢铁生产总量”。“开始逐月回落”是说“控制”初见成效。“增长势头明显趋缓”。第二句话用比较的方法具体说明“逐月回落”的具体情况。依据这样的分析,本题的答案是:我国控制钢铁生产总量初

7、见成效。(意思对,不超过字数都可以)例5:用“听众”做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各种非理性的欲望,都可以在音乐中得到净化,那是指听众中那些敢于忏悔自己一生过错的人,敢于承认自己的心底欲望的人,方才可以让各种欲望在音乐中得到净化。答:听众这是一道“变换句式”的试题。怎样变换?原句的主要内容是说具备怎样的条件人才能在音乐中“净化”自己的“欲望”。依据这样的理解,可以这样改写:(听众)只有取于忏悔自己的一生过错,敢于承认自己心底的欲望,各种非理性的欲望方可在音乐中得到净化。原句先说结果,后说条件;改句先说条件,

8、后说这个条件产生的结果,自然没有“6改变原意”,可见“重组”正确。2.互渗意识所谓“互渗”,是指:①读写互渗,以阅读文本的某些材料作为语言表达的材料;②生活与表达互渗,以生活中的人事或自己的感受作为表达的材料;思想与表达互渗,以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感悟作为表达的灵魂。许多考生在做语言表达题时,同写文章一样,感觉没有什么话好说,强调“互渗意识”,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