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饲料原料质量控制

水产饲料原料质量控制

ID:15039866

大小:3.58 MB

页数:50页

时间:2018-08-01

水产饲料原料质量控制_第1页
水产饲料原料质量控制_第2页
水产饲料原料质量控制_第3页
水产饲料原料质量控制_第4页
水产饲料原料质量控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产饲料原料质量控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水产饲料原料质量控制探讨刘天骥提纲一、前言二、水产饲料原料标准体系制定三、水产饲料原料合格供应厂商评估与筛选四、水产饲料原料检化验控制五、水产饲料原料的接收六、水产饲料原料的贮存七、常用水产饲料原料的质量控制一、前言随着饲料工业的快速发展,规模饲料生产企业在饲料配方技术、加工设备与工艺上的差距越来越小,饲料产品同质化趋势越来越强,但企业经营与产品质量差异始终存在。据统计分析表明,饲料原料占饲料总成本的80%以上,饲料产品质量差异40%-70%来自原料质量的差异。因此,某种意义上来说,经营饲料就是经营饲料原料。因水产动物对蛋白需求比畜禽高,蛋白原料为水产饲料主

2、要原料,而在08年的“三聚氰胺”风波中,饲料原料的掺杂使假现象已有暴露。能量原料中的油脂质量也难控制,水产饲料主要使用不饱和脂肪酸高的油脂,如鱼油和植物油,高不饱和脂肪酸易氧化。动物蛋白原料高蛋白、高脂肪(如鱼粉、蚕蛹等)质量也难以控制,水产饲料原料质量控制克不容缓。水产饲料原料质量保证重在标准体系的建立与制度的落实上。包括水产饲料原料标准体系建立、合格供应厂商评估与筛选、原料接收、检化验方案、原料储存与合理使用等一系列质量控制措施。二、水产饲料原料标准体系制定水产饲料原料标准体系包括:采样标准、原料标准、检化验标准、贮存标准等。标准是企业技术性法规,标准制

3、定应参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结合企业实际与标准制定工作流程认真对待,标准一旦制定必须严格执行。1原料的采购、验收标准标准的制定必须具有科学性且符合本企业要求,它需要很强的技巧,太严买不到所需的原料,无谓地增加质量成本,太松又会失去品控的意义,控制不了原料质量。具体可参照每年农业部颁发的饲料原料营养价值成分表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因地制宜。采购员必须掌握和了解水产饲料原料的质量性能和质量标准,必要时到原料产地或生产厂家了解原料特性、加工工艺等行情。而标准的制定者必须通晓饲料原料及水产动物营养学知识。从三个方面来考虑:感观指标、卫生指标和营养指标。卫生

4、指标必须执行国家或行业强制标准,而营养指标中哪些项目具有弹性可以让步接收,让步接收的标准是什么?谁有权力决定让步接收?哪些无任何余地;哪些成分必须检测,每一关都至关重要,标准制定应明确(合格、不合格、让步接收、拒收)。标准制定后还必须保持标准的严肃性,不能随意更改。标准的修订根据企业实际采购执行情况(检测数据统计)、行业新标准或生产要求进行。2采样标准必须学习国际国内的先进采样方法,而且还要因材取法。应注意五点:一是明确规定是品管工作人员采样。二是固体饲料原料采用对角线法采样,颗粒状饲料应采用随机采样法,抽样时按每个堆积立面“X”或“W”形抽样,抽样总袋数不

5、少于20袋。液体原料经搅拌混匀后采上中下综合样,采样量一般为1000g,每一样品和检测结果代表的单批数量不超过120吨。三是感观性质相差较大的原料不允许混合采样,应分档次进行;不同厂家,不同批号,不同等级产品不可以混合采样。四是所采样要四分法分为两份(一份检化验,一份备存),贮存于干燥、避光条件下的贮存室内,贮存期为保质期后两个月。五是所有样品都要有标签标示:原料名称、供应厂商、产地、进货日期、数量等。3必要的制度及相关表格检化验制度、岗位责任制度、产品留样观察制度及原料贮存、使用情况检查表、检化验操作规程等等,都是很有效的控制质量办法。参与质量管理的各个部

6、门及生产线,应具备所需检验器具、记录簿、样签等采样工具等。三、水产饲料原料合格供应厂商评估与筛选水产饲料原料质量及供应要稳定,合格供应厂商应稳定。饲料企业应建立合格供应厂商制度。先了解原料供应厂商的规模、信誉、质量管理、加工工艺等,通过对供应厂商既往供货质量记录、价格、供货及时性、实力等因素进行评审,由采购部和品管部共同提出合格供应厂商名单,与产品线经理及总经理共同评审。合格供应厂商名单每年都要评审,质量每次都合格且供货及时、信誉好的可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而对于供货多次不合格或规模小、质量不稳定的供应厂商应淘汰,集团化企业也可建立黑名单制度,即对恶意掺假的

7、供应商列入黑名单,本公司及集团所有公司永不与其发生供应关系。四、水产饲料原料检化验控制1.强化品控意识:强化化验人员的品控意识,建立相关的检化验制度,学习国际国内最新的快速、准确的检化验方法。2.常用的鉴定方法(1)感官鉴定法色形纯正程度、均匀度、味道(非化学物质的口感)、气味、触感等。感官指标严重不合格没必要进行化学分析,直接拒收。(2)物理学鉴定方法筛选法、容重测定法、比重测定法、水淘汰法。(3)化学鉴定法定性分析、定量分析。(4)物理化学分析鉴定法近红外分析法。(5)微生物学鉴定法(6)动物实验法饲养试验、生长试验、消化、代谢试验、适口性试验等。3.检

8、化验应注意的事项:检化验工作不仅是提供判断原料合格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