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内部控制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ID:15046367

大小:36.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8-01

内部控制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_第1页
内部控制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_第2页
内部控制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_第3页
内部控制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_第4页
内部控制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内部控制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内部控制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摘要: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是指内部控制制度保证公司经营效率效果性、财务报告可靠性以及对国家法律法规遵循性等的程度。本文研究显示:年终股东大会出席率越高、企业规模越大且企业处于成熟期时,内部控制有效性较高。而股权集中度、董事长兼任总经理以及企业文化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程度和方向不相同。表明公司治理结构、企业规模、企业文化是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因素  一、引言  世纪之初爆发的安然、世通等特大财务舞弊案件,无一不与内部控制的缺失有关。就此,美国紧急出台了公司改革法案《萨

2、班斯——内部控制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摘要: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是指内部控制制度保证公司经营效率效果性、财务报告可靠性以及对国家法律法规遵循性等的程度。本文研究显示:年终股东大会出席率越高、企业规模越大且企业处于成熟期时,内部控制有效性较高。而股权集中度、董事长兼任总经理以及企业文化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程度和方向不相同。表明公司治理结构、企业规模、企业文化是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因素  一、引言  世纪之初爆发的安然、世通等特大财务舞弊案件,无一不与内部控制的缺失有关。就此,美国紧急出台了公司改革

3、法案《萨班斯——内部控制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摘要: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是指内部控制制度保证公司经营效率效果性、财务报告可靠性以及对国家法律法规遵循性等的程度。本文研究显示:年终股东大会出席率越高、企业规模越大且企业处于成熟期时,内部控制有效性较高。而股权集中度、董事长兼任总经理以及企业文化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程度和方向不相同。表明公司治理结构、企业规模、企业文化是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因素  一、引言  世纪之初爆发的安然、世通等特大财务舞弊案件,无一不与内部控制的缺失有关。就此,美国紧急出台了

4、公司改革法案《萨班斯——奥克斯来法案》,并在其302和404节中对内部控制作了严格规定,要求高级管理层必须建立、维持并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证明公司年度财务报告不存在实质性漏洞且公允陈述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此后,国外很多学者针对披露实质性漏洞的公司作出研究。Ge和McVay(2005)发现披露实质性漏洞的可能性与业务复杂程度显著正相关,与公司规模和盈利能力显著负相关。Ashbaugh等(2007)、Doyle等(2007)研究了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都发现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具有公司组织复杂,组织结构变更大和内部控制投入少等特点。随后Leo

5、ne(2007)对ACK(2007)和DGM(2007)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评价,验证了上述观点。在我国,内部控制也越来越受到监管当局的关注。财政部等五部委在2008年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之后,2010年4月又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这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发展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规范要求,执行企业内控规范体系的企业,必须对本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同时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由此可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逐渐成为内部控制

6、建设中的重点之一。那么到底哪些因素决定着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呢?又是如何影响的呢?本研究以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公司治理结构、企业规模、企业文化、企业发展阶段等因素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本研究的贡献主要表现在:(1)国外关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文章主要从实质性漏洞的角度来研究,国内这方面的文章多是规范性研究,已有的实证研究也多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样本覆盖面不广。本研究从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角度,针对中国A股上市公司,采用经验数据法研究了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因素,丰富了内部控制的研究文献。(2)本研究发现公司治理结构、企业规模、企业文化和

7、企业发展阶段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呈现不同的显著性关系,企业可以针对不同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  二、研究设计  (一)理论分析COSO委员会提出《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报告将内部控制定义为: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由此可见,在COSO报告中,若内部控制合理保证了各项目标的达成,则内部控制是有效的。同时,该框架还指出内部控制有效性包括设计有效性和执行有效性两个方面,在设计和执行的过程中还需要持续的监督

8、,才能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此外,Dr.DavidBrewer和WilliamList,CA,HonFBCS(2004)认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可以用内部控制的成本效益来衡量。IN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