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产儿136例死因分析及降低死亡率措施

围产儿136例死因分析及降低死亡率措施

ID:15071553

大小:2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1

围产儿136例死因分析及降低死亡率措施_第1页
围产儿136例死因分析及降低死亡率措施_第2页
围产儿136例死因分析及降低死亡率措施_第3页
资源描述:

《围产儿136例死因分析及降低死亡率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围产儿136例死因分析及降低死亡率措施【摘要】通过对136例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发现,缺氧在围产儿死亡原因中仍占首位(41.17%),缺氧死亡中以脐带并发症最常见(46.12%)。畸形在围产儿死亡原因中占第2位(29.41%)。早产占第3位(17.83%)。结论:提高产前诊断技术,加强围产期监护,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关键词】围产儿死因降低死亡率 资料与方法1998年9月~2009年8月收治围产儿11827例,围产儿死亡136例,死亡率为11.5‰。其中死胎60例(44.12%),死产29例(21.32%),新生儿7天内死亡47例(34.56%);畸形儿

2、围产期死亡40例(29.41%)。围产儿死亡原因构成比,见表1。表1围产儿死亡原因构成比(略)结果围产儿死亡率分配:由表1可见136例围产儿死亡中,缺氧因素导致围产儿死亡56例(41.17%),为主要因素。先天畸形40例(29.41%),居第2位,早产儿24例(17.83%)。围产儿死亡原因:由表中可看出,在死胎原因中,胎儿畸形居首,占31.67%(19/60),其次为早产、脐带并发症、妊高症等因素。在死产的原因中,先天畸形、脐带因素为主要原因,分别占37.93%,31.03%,其次为早产和产前出血。围产儿死亡的其他相关因素:①孕周的关系:136例围产儿死亡中,以孕

3、37~41周比例最低(14.7%),42周以上围产儿死亡率有所增加,为足月儿的1.63倍。早产儿死亡率最高,孕28~26周围产儿死亡率272.4‰,为足月儿的18.5倍(P<0.01)。②体重关系:围产儿体重3500~3999g组死亡率最低(11.92‰)。2500g以下低体重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体重4000g以上的巨大儿死亡率高于正常胎龄组。③孕妇职业关系:可知孕妇农民组围产儿死亡率最高,这与其文化素质低,营养供给差,不重视孕期保健,缺乏优生优育理念有关。讨论围产儿死亡率:通过对136例围产儿死因进行分析,且纵向对

4、比10年来围产儿死亡率发现,随着对围产监护及监测技术的不断提高,围产儿死亡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措施:①加强基层围产期保健工作,提高围产儿管理监护水平。提高农村妇女的文化素质已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今后应不断完善基层围产期保健制度。②防治早产,加强对早产儿监护及管理。③大力开展优生优育宣教,降低畸形儿出生率。本资料显示,畸形儿在围产儿死亡中占第2位(29.41‰),应大力开展优生优育宣教,加强叶酸的正规发放,并进一步完善对孕妇的产前、产时管理体系,控制出生缺陷的发生,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④提高产科医生的技术水平及复苏技术。在新生儿死

5、亡中,早产儿及新生儿缺氧窒息占主要地位,因此提高产科医生的素质及自身业务水平势在必行,娴熟的复苏技术,孕期的正确诊断及治疗也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总之,围产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围产期保健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降低围产儿死亡率需要社会、家庭、孕妇及医生的共同努力,把好孕前、孕期、产期及新生儿期的"四期"管理,加强优生优育宣教,提高围产期保健及医疗技术水平,努力降低围产儿死亡率。作者:李淑红作者单位:273100山东曲阜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