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老年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老年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ID:15108802

大小:3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1

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老年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观察_第1页
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老年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观察_第2页
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老年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观察_第3页
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老年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观察_第4页
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老年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老年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老年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观察作者:王霁雪郑雅娟王静张文松【摘要】目的探讨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老年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本院收治的难治性老年青光眼患者30例31只眼,行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并对其手术前后的眼压、视力、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后有效降低了青光眼患者的眼压(P<0.01),明显减少了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虹膜新生血管;术中部分结扎引流管可减少术后低眼压、浅前房的发生率;术中使用异体巩膜可减少术后引流管暴露。结论(1)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是一种操作简便、痛苦少、创伤小、有效可行

2、的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方法。(2)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后并发症影响手术成功率,术后早期应密切随访,及时处理并发症。【关键词】Ahmed青光眼阀;难治性青光眼难治性青光眼又称顽固性青光眼,是指经常规滤过性手术或联合应用抗代谢药物以及辅加最大耐受量抗青光眼药物联合治疗后,眼压仍难于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的青光眼〔1〕。目前其治疗方案较多,其中Ahmed青光眼阀(Ahmedglaucoma8valve,AGV)植入术因具有引流盘面积较大、引流管易插、带单向压力调节阀门、早期低眼压及相关并发症较少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本文对30例(31眼)老年难治性青光

3、眼行联合丝裂霉素C的AGV植入术,为减少术后早期低眼压及引流管暴露等,部分患者采用可吸收缝线部分结扎引流管及异体巩膜覆盖等方法,观察AGV植入术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本院2005年10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难治性老年青光眼患者30例31只眼,行联合丝裂霉素C的AGV植入术。本组男16例(16眼),女14例(15眼);年龄60~82岁,平均(69.7±3.5)岁;随访时间6~16个月,平均11个月。青光眼类型及既往手术史: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4眼(77.4%),术后无晶体眼3例4眼,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失败3眼;术前眼压:37~60mmHg,平均眼

4、压(48.6±10.1)mmHg。术前视力:无光感12眼,光感10眼,手动5眼,指数2眼,0.02~0.1者2眼。  1.2方法常规球后阻滞麻醉,颞上方沿角膜缘剪开球结膜,两侧做放射状切口,钝性分离球结膜及结膜下组织至巩膜赤道部。赤道部结膜瓣下放置0.4%丝裂霉素C棉片5min后,用150ml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做以10∶30(或1∶30)为中心、以角膜缘为基底的1/2厚巩膜瓣(5mm×86mm)至透明角膜内。9点位(或3点位)透明角膜行前房穿刺。缓慢放出房水后,注入玻璃酸钠。取Ahmed引流阀自引流管开口先注入生理盐水证实阀门通畅,将其放入结膜下,外、上直肌间巩

5、膜表面并骑跨于眼球赤道部,其前缘距角巩膜缘9mm,两端用50尼龙线固定于浅层巩膜上。在角巩膜缘用一次性7号针头穿刺入前房,注入黏弹剂加深前房。将引流管插入前房内2.5~3mm长,斜面向上呈45°,与虹膜平行,并且不接触角膜内皮。B组患者(15眼)用70可吸收线部分结扎引流管,将引流管固定于浅层巩膜上,巩膜瓣复位,两端各结节缝合1针;A组患者(16眼)未结扎。D组患者(11眼)巩膜瓣上覆盖异体巩膜,巩膜片大小约为6mm×8mm,用100线将其固定于巩膜表面;C组患者(20眼)未覆盖。结节对位缝合球结膜,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1万U、地塞米松2mg。单眼绷带包扎。术

6、后应用典必殊(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点术眼,4次/d,逐渐减量。出现并发症时首选药物对症治疗。术后1w及1、3、6个月复查。  1.3疗效判定完全成功:术后无辅助抗青光眼药物;部分成功:术后应用抗青光眼药物;失败标准:眼压>21mmHg或眼压<6mmHg,或需再次行抗青光眼手术,或需移除或重新植入引流物,或出现毁损性并发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分析研究结果。  2结果8  2.1手术成功率总成功率83.9%,其中完全成功率51.6%,部分成功率32.3%。术后末次随访有18眼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其中2眼(均为NVG)术

7、后1个月起眼压控制不良,于术后6个月时行纤维包裹膜切除术后眼压控制良好。有10眼需加用1种或1种以上局部降眼压药,眼压可控制在正常范围内。3眼加用局部降眼压药眼压仍不能控制在正常眼压范围内,但患者可以耐受手术失败。  2.2术后眼压术后末次随访平均眼压(18.7±2.8)mmHg,与术前平均眼压(48.6±10.1)mm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58,P<0.01)。  2.3术后视力术后视力提高者3眼,其余无变化,未见下降眼。  2.4虹膜新生血管减少术前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共24例,术后19例眼压控制良好的患者,新生血管于术后2~4w逐渐消失。5

8、例眼压控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