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ⅱ期直肠癌术后异时性肝转移的相关因素研究

ⅰ~ⅱ期直肠癌术后异时性肝转移的相关因素研究

ID:15115168

大小:37.0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01

ⅰ~ⅱ期直肠癌术后异时性肝转移的相关因素研究_第1页
ⅰ~ⅱ期直肠癌术后异时性肝转移的相关因素研究_第2页
ⅰ~ⅱ期直肠癌术后异时性肝转移的相关因素研究_第3页
ⅰ~ⅱ期直肠癌术后异时性肝转移的相关因素研究_第4页
ⅰ~ⅱ期直肠癌术后异时性肝转移的相关因素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ⅰ~ⅱ期直肠癌术后异时性肝转移的相关因素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Ⅰ~Ⅱ期直肠癌术后异时性肝转移的相关因素研究作者:周永建卢辉山,叶琴,官国先,黄昌明,王川【摘要】目的研究Ⅰ~Ⅱ期直肠癌肝转移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以期降低肝转移率,提高早期直肠癌的术后生存率。方法Ⅰ~Ⅱ期直肠癌术后并异时性肝转移病例92例,建立数据库。选择TMN分期、组织类型、癌胚抗原、血管侵袭、手术方式、直肠系膜环周切缘等临床病理因素,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筛选出肝转移的相关高危因素,建立预警模型。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早期直肠癌异时性肝转移的相关因素有:血管侵袭、组织病理类型、肿瘤部位、肠壁内浸润深度、TMN分期、肠腔内浸润范围、术后辅助治疗、直

2、肠系膜环周切缘、微血管密度、组织学分级;而性别、年龄、癌胚抗原、手术方式则与肝转移无显著相关性。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组织类型、血管侵袭、肠壁内浸润深度、术后辅助治疗、微血管密度、直肠系膜环周切缘是影响肝转移的独立因素。结论早期直肠癌患者病理类型为高度恶性潜能、T4分期、微血管密度升高、有血管侵袭者或直肠系膜环周切缘阳性者易发生肝转移,术后应予严密随访,进行个体化辅助治疗,以降低肝转移发生率。【关键词】直肠肿瘤;肝肿瘤;肿瘤转移;回归分析11结直肠异时性肝转移指结直肠癌原发病灶切除术后>6月出现肝脏转移者,是早期直肠癌术后失败的主要因素。因此,对影响直肠癌肝转移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建立预测

3、模型,以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降低肝转移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收集1996-2005年原发性Ⅰ~Ⅱ期直肠癌术后患者380例,男性52例(66.5%),女性40例(33.5%),男女比例1.3∶1;年龄中位数56岁(21~78岁);其中92例出现肝转移,直肠中下段癌55例(59.8%),上段癌37例(40.2%)。92例中,75例经穿刺活检或手术标本病理证实,17例为临床及影像学诊断,Kaplan-Meier计算肝脏转移率为27.2%;仅左肝转移者25例(27.2%),仅右肝转移者33例(35.9%),左右肝均转移者34例(37.0%),同时有全身多处转移11例(1

4、2.0%)。26例(28.3%)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66例(71.7%)行低位前切除术,其中44例(47.8%)行直肠全系膜切除术。组织学类型:乳头状腺癌18例(19.6%)、高中分化管状腺癌14例(14.6%),低分化未分化癌31例(33.7%),黏液腺癌20例(21.7%),印戒细胞癌9例(9.8%);PTMN分期:Ⅰ期15例(16.3%)Ⅱ期45例(83.7%)。  本实验得到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并与患者签署了临床实验知情同意书。(1)纳入标准:行原发性直肠癌根治术、病理确诊为11Ⅰ~Ⅱ期;标本所取的淋巴结数≥13个;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及病理资料;诊断肝转移者须有病理或典型的影像

5、诊断;原发病灶切除术后>6月出现肝脏转移;随访期至少4年;ECOG评分0~2。(2)剔除标准:术后<28d死亡者;随访期间死于其他原因者;伴有克隆氏病、溃疡性结肠炎、第二种恶性肿瘤、多源发结直肠癌、家族性多发性结肠腺瘤病或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3)病理组织学标准:采用UICC结直肠癌PTMN分期系统、组织学分级[1-2];WHO结直肠癌病理组织学分类、分段[2-3]。(4)随访:由病案室分别采用信访、电话访问、来院就诊的随访方法。检查血清癌胚抗原(CEA)、胸部摄片、腹盆腔超声或核磁共振等用以判断有无肝转移,以影像学或B超引导下肝细针穿刺病理活检作为肝转移的诊断标准。随访自

6、确诊第一天开始,随访日期38~122月(中位数63月),其中5例失访,随访率98.7%。  1.2方法  1.2.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鼠抗人单克隆抗体抗CD34(QBEnd/10,SantaCruzBiotechnology,1∶1000)检测血管侵袭(bloodvesselinvade,BVI)、鼠抗人单克隆抗体抗CD105(QB/21,SantaCruzBiotechnology,1∶1000)检测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每一患者随机选取肿瘤中心不同部位(避开坏死组织)的3块组织石蜡标本进行检查,采用微波修复二步法。石蜡组织标本取自我院病理科。11  1

7、.2.2结果判断(1)MVD:采用CD105蛋白单克隆抗体染色,凡染成棕色的单个内皮细胞或内皮细胞簇均作为一个血管计数。凡管腔直径>8个红细胞,带有较厚肌层的血管均不计数。先用低倍显微镜(×40倍)扫视整个切片,寻找高血管密度区,然后在高倍镜下(×200倍)计数5个最高血管密度区域的血管条数,取平均值为该肿瘤切片的微血管条数,3块组织的血管条数平均值为该患者MVD。以全组病例所测得的MVD的平均数+2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