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ID:15129390

大小:2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1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_第1页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_第2页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_第3页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_第4页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5年2月至2008年4月就诊于我院符合条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给予基础治疗+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χ.2=3.896,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且较为安全。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    急性脑梗死是导致患者肢体瘫痪及各种严重神经功能障碍(失语、高级智能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为常见的老年性疾病。急性脑

2、梗死因各种治疗方法的局限性而使得部分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增加了致残率及死亡率[1]。近年来研究发现低分子肝素对治疗急性脑梗死有疗效。2005年2月至2008年4月我们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并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5选取2005年2月至2008年4月就诊于山东省阳谷县人民医院符合入选条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2例,将其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男22例,女34例;年龄40~75岁,平均60.5岁;平均梗死面积19.25;神经功能缺损的平均分20.56。对照组:男26例,女30例;年龄42~75岁,平

3、均63.4岁;平均梗死面积22.15;神经功能缺损的平均分24.23。两组间年龄、性别及治疗前脑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无统计学意义(P100×10.9/L,CT<2min,BT<2min;⑦患者及(或)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持续高血压(SBP≥200mmHg,DBP≥120mmHg);②原有消化性溃疡或,发病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者;③近期行大手术者;④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⑤近期有服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者或本身凝血机制差;⑥对药物过敏者。  1.3方法方法:对照组: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吸氧、营养支持、控制血糖、血压,甘露醇脱水降低颅内压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

4、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速碧林),每隔12h0.4ml皮下注射(每支0.4ml),注射处为腹部脐旁2cm,两侧交替注射,连用10d。在治疗过程中禁止使用其他抗凝、抗血小板及抗栓药物,1疗程/10d。  1.4观察指标①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5d症状体征变化,并进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②观察患者有无皮肤黏膜瘀斑,脑出血等,复查颅脑CT;③复查患者于凝血酶原时间(PT)、出血时间(BT)、凝血时间(CT)等指标。  1.5疗效评价标准根据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和临床疗效判断标准进行疗效评定。总有效率=(基本痊

5、愈+显著进步+进步)/总病例数×100%。  1.6统计方法应用SPSS13.0数据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应用(x±5s)表示,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基本痊愈13例,显著进步25例,进步12例,无效或恶化6例,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基本痊愈6例,显著进步16例,进步21例,无效或恶化13例,总有效率为75.0%,χ.2=3.896,P<0.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3不良反应  在治疗组中,在注射部位附近有4例出现皮肤瘀斑,其余患者未见明

6、显不良反应发生。  3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疾病。该类患者血液处于高凝、高粘、高聚状态,在一般支持治疗基础上进行溶栓和抗凝治疗是治疗脑梗死行之有效的治疗措施,但由于溶栓时机受时间窗的影响,使溶栓治疗措施的应用受到影响[2],因此抗凝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尤为重要。普通肝素为常用的抗凝药物,但易导致内出血。  低分子肝素是由肝素化学降解或经分级分离或通过遗传工程或化学方法合成得到的低分子量的肝素片段[3,4],分子量4~6kD。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机制:①具有较强的抗Xa因子作用,对凝血酶及其他凝血因子影响不大;②抗凝血因子ⅹa活性体内t1/

7、2约为普通肝素的8倍,其抗凝血因子ⅹa活性的生物利用度是普通肝素的3倍;③具有选择性抗凝血性比值一般为1.5~4.0,使抗血栓作用与出血作用分离,保持了肝素的抗血栓作用而降低了出血的危险[5];④5预防新的血栓形成,改善梗死区侧支循环,从而挽救半暗区濒死脑细胞,改善神经功能缺损[6]。本研究资料表明低分子肝素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低分子肝素对PT、APTT、BT、CT无明显影响,治疗组中有4例患者出现皮肤瘀斑。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相对安全。  总之,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