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阴虚肺热论治咽喉疾病体会

从阴虚肺热论治咽喉疾病体会

ID:15131513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1

从阴虚肺热论治咽喉疾病体会_第1页
从阴虚肺热论治咽喉疾病体会_第2页
从阴虚肺热论治咽喉疾病体会_第3页
资源描述:

《从阴虚肺热论治咽喉疾病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阴虚肺热论治咽喉疾病体会作者:孔祥勇,孔庆华,孙云廷【关键词】咽喉疾病;养阴清肺汤;中医药疗法笔者在临证中运用养阴清肺汤治疗咽喉疾病,取得满意的疗效,现举例介绍如下。  1典型病例  案例1:患儿,男,9岁,2002年5月6日初诊。患者扁桃体炎反复发作6年,严重时一月可发作2~3次,缠绵不断,轻时只间隔2周即发作,先后求治本省、市、区数家医院,用过多种抗生素,无截断之效。现患儿咽喉肿痛,咽红,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扁桃体Ⅲ度肿大,充血。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辨证属阴虚肺热,循经上扰咽喉。治宜滋阴清肺解毒。以养阴清肺汤加减:生地黄30g,玄

2、参15g,麦冬15g,黄芩15g,板蓝根15g,赤芍12g,牡丹皮12g,川贝母12g,薄荷9g,蝉衣9g,桔梗9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3剂后患者咽喉肿痛基本消失,咽稍红,扁桃体Ⅱ度肿大,继续服用本方6剂以巩固疗效。经本方治疗后,患者当年只发作1次,两次发作间隔由不到2周延长至半年余。2003年4月6日患者扁桃体炎急性发作,初起寒战,高热40℃,于当地医院注射青霉素,3d后体温正常,共注射63d。但仍感咽喉肿痛,伴有咳嗽,吐白粘痰,查扁桃体Ⅲ度肿大,充血,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辨证属阴虚肺热,外感温邪。治宜养阴清肺、解毒透邪。处

3、方:前方加金银花30g、连翘15g,以增强清热解毒之力;加荆芥9g,以加强透邪外出之功。每日1剂,水煎服。3剂后诸症悉解,嘱其继服本方10剂以巩固疗效。随访至今未复发。  案例2:患者,女,30岁,2003年3月26日初诊。患者咽喉痛、头痛、发热3d,体温39℃左右,经口服抗生素(具体不详)、注射青霉素,发热不退,咽痛不减,口干,至第3日下午体温升至40℃,晚7时邀余诊治。时患者急性病容,两侧扁桃体Ⅱ度肿大,充血明显,上有白色脓点,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证属阴虚肺热,外感温邪。治宜养阴清肺、解毒透邪。处方:金银花30g

4、,连翘30g,黄芩15g,板蓝根15g,生地黄30g,玄参15g,麦冬15g,赤芍12g,牡丹皮12g,川贝母12g,荆芥9g,薄荷9g,蝉衣9g,桔梗9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当晚服本方第一煎,次日清晨热退痛减,3剂后诸症平复。  2体会  中医学认为,内因是发病的主要因素,邪气只有在人体正气虚弱的情况下方能为害,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3。传统中医理论认为,阴素不足的人,特别是肾阴不足,往往容易罹患温病,有“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温邪独击下虚人”之说。笔者认为,素体阴虚之人,阴液亏耗,阴不制阳,发生咽

5、喉疾患,多系水不制火,虚火上炎,循经上扰咽喉;如突发咽喉肿痛,则往往又与外感温邪有关,“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而咽喉又为肺之门户,首当其冲。故治疗以养阴清肺为主,解毒透邪为辅,方选养阴清肺汤加减。本方出自《重楼玉钥》一书,原为治白喉而设,近代由于白喉疫苗预防接种法的广泛使用,白喉几近绝迹,但养阴清肺汤依然广泛用于临床,治疗阴虚肺热、虚火上炎的肺系疾患常能取得满意效果。《重楼玉钥》中说:“此证(白喉)发于肺肾本质不足者,或遇燥气流行,或多服辛热之物,感触而发。”说明白喉发病,多是由于平素阴虚肺热,复感疫毒,热毒熏蒸于咽喉而致。白喉发病如此,其

6、它咽喉疾患亦有此特点。养阴清肺汤方中生地黄为补肾要药,滋肺肾之阴;玄参、麦冬养阴清热;赤芍、牡丹皮凉血活血;黄芩清泄肺热;金银花、连翘、板蓝根清热解毒;川贝母润肺化痰;荆芥、薄荷、蝉衣透邪外出;桔梗、甘草宣肺利咽。诸药相伍,能养阴清肺、解毒透邪,用于阴虚肺热以及由于阴虚肺热又复感温邪之咽喉疾病,均能切中病机。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