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针经皮内固定治疗bartong骨折

克氏针经皮内固定治疗bartong骨折

ID:15133333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1

克氏针经皮内固定治疗bartong骨折 _第1页
克氏针经皮内固定治疗bartong骨折 _第2页
克氏针经皮内固定治疗bartong骨折 _第3页
克氏针经皮内固定治疗bartong骨折 _第4页
资源描述:

《克氏针经皮内固定治疗bartong骨折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克氏针经皮内固定治疗Bartong骨折自2007年2月-2008年10月对50例Barton骨折患者采取手法复位,克氏针经皮内固定方法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0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0岁。均为闭合性骨折,其中掌侧Barton骨折45例,背侧Barton骨折5例;左前臂12例,右前臂38例。受伤时间3h—15d。平均3d;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0例,工伤10例,摔伤16例,其他4例。1.2治疗方法患者平卧手术床上,待臂丛麻醉显效后先给予手法复位,在c形臂透视下证实骨折复位满意,折端解剖复位后,与

2、桡骨下端内外两侧,距桡骨腕关节面4-5cm处各经皮穿入1枚直径2.0cm克氏针交叉固定桡骨远端骨折块,如下尺桡关节松弛明显,骨折不稳定,可将前臂旋后位,于桡骨茎突向尺骨下段经皮穿入1枚直径2.0mm克氏针固定下尺桡关节,再经c形臂透视检查骨折及脱位复位满意,克氏针内固定位置好后予以针尾剪短折弯,留在皮外或埋于皮下,无菌敷料包扎,手术完成。术后静点抗生素3天,术后三天创口清洁换药,四周后拔出固定下尺桡关节的克氏针,8周后拔出另外两支克氏针。2结果4本组手术时间为10min至30min,术中无任何并发症。50例全部经随访复查10个月,x线片显示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腕掌

3、指关节活动范围无明显受限,疗效都比较满意,参照行业标准[1]:优45例,良5例,优良率100%。3讨论3.1受伤机制与特点Barton骨折常由交通事故、工作及运动意外手掌或手背着地,传导暴力作用与桡骨腕关节面,暴力超过腕部所能承受的力量,导致桡骨远端骨折、桡腕关节和下尺桡关节脱位,所以Barton骨折发生后,腕部畸形明显,肿胀严重,腕部功能活动明显受限[2]。而腕关节功能具有活动范围大、较高的灵活性的特点。如果腕部骨折复位不良,尤其是骨折累及腕关节面而复位未达到满意要求,或因固定不牢固,发生骨折再移位时,往往导致骨折端畸形愈合,使腕关节及手的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影响

4、人们工作和生活,降低生活质量。故临床上对Barton骨折复位固定标准要求高,不仅要求骨折对位准确,固定牢固,而且要求手术治疗时腕部组织损伤小,术后不能影响伤肢腕、掌指关节早期的功能锻炼,以免引起腕部废用性骨质疏松,影响功能恢复,留有后患。43.2治疗方法非手术治疗为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超腕关节固定;手术治疗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这两种方法都有优缺点。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外固定,治疗费用低,复位操作简单,患者腕部组织损伤小,复位时骨折端对位满意,但因Barton骨折下桡尺关节松弛,桡腕关节失去支撑,骨折端不稳定,腕部较轻的活动都容易引起骨折的再移位,引起骨折对位不良,

5、并且腕关节被夹板或石膏超关节固定后,限制伤肢的腕掌指关节活动,固定时间较长,容易造成伤肢腕掌指关节粘连,导致关节僵硬,严重影响腕关节的功能;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费用高,骨折段端复位好,固定牢靠,但因其手术切口及内固定钢板较大异物影响,腕部组织创伤较大,伤肢肿胀疼痛明显,限制腕掌指关节的活动,且因手术剥离桡骨下端骨膜组织,破坏骨折赖以生长的血液循环、血液供应,导致骨折端骨痂生长慢,愈合缓慢,功能恢复慢。内固定钢板还有应力遮挡作用,可以导致腕部骨质疏松,腕关节容易僵硬,影响关节功能的恢复[3]。切开复位时手术切口与骨折段端相通,增加骨折端感染的机会,同时大多数患者

6、还要行二次手术取内固定物,再次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及痛苦。43.3本方法特点肢体功能的恢复必须通过患者的自主锻炼才能取得,任何治疗都不能代替自主练习。被动锻炼只起到辅助作用。Barton骨折采用手法复位、克氏针经皮内固定方法治疗的最大优点是伤肢创伤小,内固定物小且复位固定理想,不会发生骨折再移位,术后不影响腕掌指关节的早期练习,患者日常生活影响小,患者通过自主功能练习,能早期促进伤肢肿胀消退,减少肌肉萎缩,防止关节粘连僵硬,因而功能恢复佳,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手法复位克氏针经皮内固定治疗Barton骨折,无需切开皮肤组织及剥离桡骨下端骨膜。无破坏骨折的血液供应,

7、因而骨痂生长快、骨折愈合早、疗程短[4]。只要规范操作,穿针口一般不会感染。此方法治疗Barton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固定不需特殊材料,医生容易了解掌握,易于临床开展工作,患者治疗费用低,痛苦小,容易接受。患者二次取内固定时方法简单,在局部麻醉下即可完成手术。此方法不足之处是医生在复位固定时要接触x线,对术者可能造成一定的身体影响,故要做好一些必要的防护,如穿铅防护衣,带铅手套,减少透视次数,减少透视时间,均可以减少对医生的放射损伤。参考文献[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药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66.[2]尚天

8、裕.中国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