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体会

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体会

ID:46791652

大小:7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7

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体会_第1页
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体会_第2页
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体会_第3页
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体会_第4页
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体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礫上骨折体会【摘要】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双克氏针内固定联合石膏托治疗儿童GartlandlH型肱骨礫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儿童GartlandlH型肱骨髒上骨折釆用手法复位双克氏针内固定联合石膏托治疗,观察疗效。结果66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年,平均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一例尺神经损伤及术后再移位,无Volkmann挛缩或肘内翻畸形。按Flyrm标准评定,优46例,占70%,良20例,占30%。结论对于GartlandIII型小儿肱骨牒上骨折,“C”型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具有手术创伤小,

2、固定可靠,可以获得良好的肘关节功能和外形优点。【关键词】肱骨傑上骨折;儿童;肘关节肱骨礫上骨折是小儿最常见的骨折,作者2010年5月〜2013年10月采用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驟上骨折6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般资料本组病例共66例,男44例,女22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6.2岁。均为伸直型骨折,其中尺偏型50例,楼偏型16例,均无神经血管损伤。病程最短1d,最长7d,平均住院时间4do1.2治疗方法采用氯胺酮或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后,术区常规消毒铺单,患肘伸直,前臂中立位对抗牵引,纠正短缩及旋转移位,术者

3、以双手置于肘内、外侧推挤以纠正尺橈偏移位,双手拇指顶住肱骨内外碟的后方,其余四指坏抱骨折近端由前向后按压,术者复位的同时令助手在保持前臂牵引状态下屈曲肘关节,以纠正骨折的前后移位,术者可以感到骨折复位的骨擦感。经C型臂X线机透视骨折复位理想后,助手维持复位,肘部再次消毒后以直径2.0mm克氏针自肱骨外髀部穿入皮肤,触及骨质后在冠状面上与肱骨纵轴呈35〜40。,在矢状面上与肱骨纵轴呈向前15。进针,直至穿透肱骨近端对侧骨皮质。再用同样克氏针经内礫部进针,在冠状面上保持与肱骨纵轴呈35〜40°,在矢状面上向后10°方向进针,穿透近端对侧骨皮质,两针交叉固

4、定,针尾弯曲90°后剪除多余针尾,皮外留出0.5cm左右,无菌敷料包扎。1.3术后处理术后屈肘70〜90。前臂中立位石膏外固定。术后注意观察伤肢血液循环、感觉、运动情况,防止石膏过紧、过松,3周后去石膏进行功能锻炼,4〜5周拍片复查,骨折愈合后拔除克氏针。早期以握拳、屈伸腕关节及肌肉静止性收缩活动为主,外固定解除后,逐渐进行肘关节伸屈活动,防止关节僵硬。自主性活动要循序渐进。2结果66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年,骨折全部愈合,无一例尺神经损伤及术后再移位,无Volkmann挛缩或肘内翻畸形。参照Flyn临床功能评定标准,对患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价

5、,丢失携带角及屈曲功能在0〜5。为优,5-10°为良,10〜15。为可,>15°为差。以优和良认为治疗有效,差认为治疗无效。结果优46例,占70%,良20例,占30%o3讨论肱骨礫上骨折是小儿最常见的骨折,占小儿肘部骨折的30%〜40%,处理不当容易引起Volkmann挛缩或肘内翻畸形,虽然各种方法都有改进或提高,但肘内翻发生率仍然较高,Flynn等[1]首次报告应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髒上骨折。随着C型臂的普及,该方法已经成为国内外广泛应用的治疗方法。3.1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的优势Gartland[2]将肱骨髀上骨折分为3型,对III型

6、移位骨折,复位后不稳定,单纯石膏托外固定难以维持良好的复位,肿胀消退后易发生向尺侧再移位,这就是复位后X线片显示尺偏移位已纠正,但在骨折愈合后仍可出现肘内翻的原因。于淼等[3]做了一项研究,将50例肱骨課上骨折患儿分组进行手法复位石膏固定、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和临床观察。在术后6个月的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手法整复闭合穿针法治疗GartlandIII型肱骨傑上骨折在防止肘内翻的发生和恢复肘关节活动功能方面优于石膏外固定组。Steven等[4]在肱骨髀上骨折的模型上通过生物力学实验证明,经肱骨内外蘇交叉克

7、氏针固定可以获得良好的骨折固定,在内外翻应力测试及旋转应力测试屮,交叉克氏针固定均显示出最佳的稳定性。木组采用手法复位双克氏针内固定联合石膏托治疗儿童Gartlandlll型肱骨傑上骨折66例,参照Flynn等[1]临床功能评定标准,对患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优46例,占70%,良20例,占30%。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证实了木研究的上述观点。3.2关于交叉克氏针的入路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克氏针的入路上存有争议,主要有内外交叉克氏针固定、外侧平行克氏针固定和外侧交叉克氏针固定三种方式,Heras等[5]对三种固定方式进行生物力学分析发现外侧交叉在内外翻力

8、学测试时稳定性强于外侧平行,外侧交叉与内外交叉相比,在伸屈后内翻、外翻的稳定性基本相同,在轴向旋转测定中,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