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疗效观察

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疗效观察

ID:15147240

大小:28.0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1

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疗效观察_第1页
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疗效观察_第2页
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疗效观察_第3页
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疗效观察_第4页
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疗效观察【摘要】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口服参苓白术散,对照组口服金双歧三联活菌片,两组均在治疗1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2.5%(P<0.01)。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味明显改善抗生素相关腹泻的症状、体征、实验室化验指标,是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有效方剂。【关键词】参苓白术散加味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是指应用抗生素后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而引起的最常见的医源性腹泻。几乎所有的抗生

2、素都可通过胃肠道的分泌、消化、吸收和运动等功能障碍导致腹泻,广谱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克林霉素等引起的腹泻发生率较高。该病发生时,采用及时停药及给予肠道原籍菌即肠道微生态制剂,以恢复肠道生态平衡治疗,疗效不是十分满意。笔者从2001年以来应用中药辨证施治,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40例临床疗效观察,并与西药金双歧三联活菌制剂治疗的40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51.1一般资料本研究80例患者均来自我院2001年4月~2005年4月住院及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30例,女10例;年龄2~65岁,平均(10.50±3.17)岁;

3、病程1~25天,平均(5.90±1.58)天;对照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2~63岁,平均(10.8±2.70)岁;病程1~20天,平均(5.60±1.29)天。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1.2诊断标准1.2.1纳入标准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诊断依据[1,2]:(1)有应用抗生素史;(2)典型症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相关腹泻症状或者同时伴有腹胀、腹痛,大便性状为不成形便或者血便、黏液便。严重可伴脱水、电解质紊乱,大量清蛋白丢失,甚至死亡;(3)儿童在接受抗生素治疗2个月内发生腹泻,其大便为水样、糊状,连续2天以上,均应考虑发生儿

4、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可能[3];(4)类便中细菌数量和种类的检测。1.2.2排除标准如感染性腹泻、特发性炎症状肠病、溃疡性结肠炎等引起的腹泻。1.3治疗方法5首先停用相关抗生素。治疗组用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方药组成:党参12g,茯苓12g,白术12g,山药15g,甘草6g,扁豆12g,莲子肉12g,砂仁6g(后下),苡仁15g。热毒盛加板蓝根、大青叶、葛根、黄连、黄芩、白头翁、秦皮;体虚加黄芪;湿盛加苍术、滑石、茵陈;脓血黏液便加侧柏叶、地榆、仙鹤草;泄泻重加石榴皮;腹痛加白芍、元胡等。每天1剂,水煎2次,早中晚分服。对照组:金双歧三联活菌片(内蒙古双奇药业股份

5、有限公司,每片0.5g),每次2片,每日3次。以上小儿量均酌减,两组疗程均为1周,1周后观察疗效。  2结果2.1疗效标准痊愈:大便性状和次数恢复正常,大便常规正常,大便培养隔日1次,2次阴性为治愈。好转:上述任何一项未达到治愈标准。无效:症状无好转甚至病情加重者。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40例中痊愈12例(30%),好转22例(55%),无效6例(15%),总有效率85%;对照组40例中痊愈7例(17.5%),好转18例(45%),无效15例(37.5%),总有效率62.5%,两组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3讨论5抗生素相关性腹

6、泻可能为所用抗生素大量杀灭或抑制繁殖的菌群,非敏感菌群失去制约而大量繁殖。当大量应用抗生素后,双歧杆菌等原籍菌数量明显下降,对条件致病菌的抵抗力减弱,为肠球菌、肠杆菌、白色念球菌的增殖创造了条件,使之成为过剩菌而引起腹泻。肠道菌群失调可致肠道屏障功能减低,某些外来细菌或过路菌在肠道定植并大量繁殖成为优势菌群,从而导致腹泻。此外,抗生素致肠道菌群失调使多糖发酵成短链脂肪酸减少,未经发酵的多糖不易被吸收,滞留于肠道而引起渗透性腹泻,抗生素亦可直接引起肠黏膜损害,肠上皮纤毛萎缩,降低细胞内酶的活性及肠道内胆汁结石使脂肪吸收减少,从而导致吸收障碍性腹泻。幼儿、年老体弱的

7、患者,尤其是合并腹腔感染、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低下者均可出现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防治应避免滥用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生素,严格掌握病程,并及时停药。中医认为,此病属于“泄泻”5范畴,妄投、久服抗生素是造成本病诱发因素,患者体质较弱是形成本病内在因素。本病多为本虚标实。病因病机:药毒蓄积日久,素体虚弱,损伤脾阳,久及肾阳;加之药毒浊邪留恋未清,形成脾阳虚损,失健运,水湿失其常道,湿浊内生,酿生湿热,药毒留恋,蕴结大肠,气血凝滞而致腹泻、腹痛,甚或黏液脓血便。治宜温健脾阳,清药毒湿热之邪。方宜参苓白术散加味。方药:党参、白术、茯苓等健脾益气复阳,渗湿止泻

8、;山药、扁豆、砂仁等健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