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与护理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与护理

ID:15151203

大小:30.5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1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与护理_第1页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与护理_第2页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与护理_第3页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与护理_第4页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与护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与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与护理【关键词】呼吸机呼吸机相关肺炎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指机械通气治疗后由感染性因素造成的肺实质炎症(排除在机械通气之前已有的或处于潜伏期的肺部炎症),VAP在机械通气(mechanicalventilationMV)患者的发生率为10%~69%,MV每增加1天,发生VAP的危险性增加1%~3%,其相关死亡率约30%,VAP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出现VAP则易造成撤机困难,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甚至威胁患者生命

2、,因而必须重视。VAP可以大致分为两类:(1)早发性VAP:即气管插管或人工气道建立<5天发生者,约占VAP的1/2,其致病细菌为口咽部寄生菌群(肺炎链球菌、嗜血流感杆菌、金葡菌);(2)晚发性VAP:即气管插管或人工气道建立≥5天发生者,常由肠道革兰阴性细菌如肠杆菌科、不动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细菌所致。  2005年5月~2008年11月,我科重症病房50例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15例,并探讨预防措施,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7  本组15例,男性11例,女性4例,25~75岁,其中重型颅脑损伤7例,脑血管意外

3、4例,重症肌无力3例,颈髓损伤1例。9例经口气管插管,6例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后第3天和第5天吸取气管深部分泌物送培养,并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污染,结果表明主要致病菌是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其次为奈瑟氏菌等[1]。  2预防与护理  2.1一般性预防及及护理措施  2.1.1定期进行医院感染与微生物学监测  重症病房控制感染的监测系统应及时准确地建立和保持反映医院感染发生率、病原微生物耐药状况和流行病学的基本资料,以早期识别医院感染和暴发趋势,从而有效指导预防VAP以及其它潜在医院感染。  2.1.2预防接触传播性

4、医院感染  增强医务人员的防范意识,定期培训,严格执行洗手、消毒、灭菌、隔离制度及各项技术操作规程,加强环境监测,每月做空气培养及医务人员手、物品表面的监测,严格执行探视制度,控制人员流动,对特殊感染患者及易感者适当隔离。7  2.2呼吸环路管理  呼吸环路是细菌寄居的一个重要部位,减少呼吸管道的更换频率可以降低VAP的发病率,一般呼吸环路以7天更换1次为宜,或者在可见管道污染以及管道工作性能障碍情况下更换管道即可。储水瓶始终在呼吸环路最低位,环路冷凝液是高污染物质,应避免倒流入肺和定期排空储水瓶,并按感染性废物处理,严禁随手

5、乱倒,以减少交叉感染。湿化器和雾化器内每日更换无菌蒸馏水,保持32~36℃,最低不低于20℃,以免引起支气管纤毛运动减弱;气道过敏者易诱发哮喘,最高不能高于40℃,避免支气管黏膜纤毛运动减弱或消失,并灼伤局部黏膜。  2.3预防和减少误吸  2.3.1正确选择和使用无创机械通气7  依呼吸机与患者连接界面的不同,机械通气可分为无创机械通气(NIMV)与有创机械通气(IMV)[2]。有创机械通气能够高效、可靠地支持肺通气,但往往也意味着有发生并发症的危险。气管插管跨越咽喉部自然屏障,同时削弱气道纤毛清除系统功能以及咳嗽机制,容易

6、引发下呼吸道感染、副鼻窦炎等医院感染;气管导管表面细菌生物被膜(BF)形成,使BF能够保护病源微生物不受抗生素以及宿主防御作用的影响,而气管导管内气体和液体流动、吸痰时吸痰管的机械碰撞可能导致BF移位、堆积和脱落,易使BF碎片进入下呼吸道,使宿主直接接种高浓度细菌,导致VAP反复发生和难治。此外气管插管导管堵塞和狭窄、导管内容物流失等因素都可能引发VAP。因此选择性地减少使用气管插管和有创机械通气,能够缩短气管插管时间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如果必须采用气管插管,的情况尽量选用经口应根据患者插管而不是经鼻插管。护士应定时检查气

7、管导管的位置以及固定情况,避免导管移位造成单肺通气、声带受损、通气障碍或意外脱管;保持人工气管通畅,避免湿化不足等原因造成的堵塞。  2.3.2减少口咽部定植菌“误吸”,防止胃内容物反流  (1)定时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应用动态空气消毒机,以减少空气中病原体对开放气道的污染。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用生理盐水或2%碳酸氢钠清洁口腔,273次/天。肺部痰液不易吸出时可经纤支镜吸引,同时加强胸部物理治疗、充分湿化气道,促使分泌物排出。严格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2)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易出现口咽部细菌寄植,而

8、口咽分泌物可以滞留在人工气囊上部,并通过气囊周围的空隙进入下呼吸道,增加感染的危险,所以清除滞留在人工气囊上部的分泌物会降低VAP的发生。另外在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应始终保持气囊压力合适,避免分泌物进入下呼吸道。准备拔除或移动气管导管时,气囊放气前应确保清除滞留在气囊顶部的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