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所修课程大纲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所修课程大纲

ID:15173003

大小:1.25 MB

页数:124页

时间:2018-08-01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所修课程大纲_第1页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所修课程大纲_第2页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所修课程大纲_第3页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所修课程大纲_第4页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所修课程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所修课程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1目录无机化学1无机化学实验5分析化学11分析化学实验15有机化学18有机化学实验25物理化学32物理化学实验37化工原理41化工原理实验44化工热力学47化学反应工程50化工工艺53传递过程原理63化工制图69仪器分析72电工学75环境工程78海洋资源化学81生物化工83精细化学品化学88海洋腐蚀与防护92化学文献检索95金工实习98化工设备机械基础100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1061无机化学开课院系:化学化工学院课程编号:081102101227、081102101229课程英文名称:InorganicChemistry课程总学时:85

2、     总学分:5含实验或实践学时:0          学 分:0推荐使用教材:《无机化学》 编者: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编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及版次:1994.4、第三版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无机化学化学专业学生的第一门化学基础课,在大学一年级的无机化学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完成从中学到大学学习方法上的过渡,使学生在听课、查阅参考书,自学等方面有一个突跃。本课程首先要深入浅出地讲授化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如物质存在的形态、物质结构、热力学、动力学四大平衡的知识,为后继课程及化学实验打下理论基础;又要在基础理

3、论的指导下讲授周期表中各族元素,包括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单质的性质制备,化合物的性质及制备乃至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在中学化学学习的基础上掌握近代无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并熟悉其新兴领域。重点掌握元素周期律、原子和分子结构理论、四大平衡理论、重要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与实验课程配合,使学生初步具有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为化学专业学生后继课程的学习及从事专业工作奠定良好的化学基础。考试形式:笔试为主(最终成绩结合平时成绩给出)。授课模式:讲授(多媒体辅助+学生参讲讨论)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章节授课内容教学要求学时第一章绪论了解化学发展史、化学的分

4、类,特别是无机化学的发展史。1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化学的发展史,无机化学的发展第二章物质的状态、溶液和胶体掌握:气体定律及其应用;浓度的表示方法及其相互关系;依数性的定量关系及其应用;胶体的特性。了解:气体扩散定律;气体分子运动论4第一节物质的状态理想气体和实际气体状态方程,道尔顿分压定律气体分子运动论液体的蒸发第二节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非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第三节胶体溶液溶胶的制备方法,溶胶的性质溶胶的稳定性与聚沉第三章化学热力学初步掌握:各种状态函数的定义;热力学第一定律,化学反应热效应、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熵变的计算,化学反应的方向的判断及温度影

5、响了解:反应热的测量5第一节热力学第一定律基本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节热化学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热效应计算方法第三节化学反应的方向反应热和温度对反应方向的影响,熵,吉布斯自由能第四章化学反应速度掌握:质量作用定律;反应级数,阿仑尼乌斯经验公式了解:反应速率理论4第一节反应速率定义及表示方法第二节反应速率理论简介碰撞理论,过渡态理论第三节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第五章化学平衡掌握:可逆化学反应的特性;标准态,标准平衡常数表示方法,平衡移动计算了解:经验平衡常数4第一节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和化学平衡第二节平

6、衡常数经验平衡常数 标准平衡常数 平衡转化率 第三节化学平衡的平衡移动浓度、压强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第六章均相和多相平衡掌握:一元和多元弱酸碱的解离平衡,水解平衡、缓冲溶液和沉淀溶解平衡的有关原理和计算,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了解:近代酸碱理论,活度、活度系数和离子强度的概念6第一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强电解质溶液,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多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二节溶液的酸碱性和缓冲溶液水的离子积和pH,缓冲溶液,酸碱理论第三节盐的水解盐溶液pH的计算,影响盐水解的因素第四节沉淀-溶解平衡溶度积,沉淀一溶解平衡的移动第七章氧化还原平

7、衡掌握:氧化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能斯特方程及有关计算;电极电势的应用;元素电势图。了解:电解定律;常见化学电源8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第二节电极电势原电池,标准电极电势,能斯特方程电极电势的应用第三节电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电解定律,分压定律,新型化学电源(自学)第八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掌握:四个量子数的意义及取值;运用核外电子的排布原则正确书写核外电子排布式;正确理解核外电子排布式和元素周期表的关系以及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变化规律。了解: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殊性,各类分布图8第一节核外电子运动状态原子结构研究历史,波函数和原子轨道,

8、量子数第二节核外电子的排布多电子原子的能级,核外电子的排布原则第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