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沙利铂联合醛氢叶酸和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28例

奥沙利铂联合醛氢叶酸和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28例

ID:15179276

大小:29.5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1

奥沙利铂联合醛氢叶酸和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28例_第1页
奥沙利铂联合醛氢叶酸和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28例_第2页
奥沙利铂联合醛氢叶酸和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28例_第3页
奥沙利铂联合醛氢叶酸和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28例_第4页
奥沙利铂联合醛氢叶酸和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28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奥沙利铂联合醛氢叶酸和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28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奥沙利铂联合醛氢叶酸和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28例【摘要】  [目的]研究奥沙利铂(L?鄄OHP)联合醛氢叶酸和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L?鄄OHP130mg/m2,静脉滴注2h,CF150mg/m2,静滴d1,5?鄄Fu400mg/m2,静推d1+5?鄄Fu2.5g静脉输注70h,每21~28d为一个周期,两周期后评定疗效。[结果]全组28例可评价病例,CR1例,PR8例,SD10例,PD7例,总有效率为22.2%。初治病例中有效率为35.3%,而复治病例中为27.3%。中位疾病无进展时间为5.1个月(28天~13个月)。常见毒副反应为消化道、血液学毒性及外周感觉神经毒

2、性。[结论]奥沙利铂联合醛氢叶酸和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肯定,毒副反应能耐受,值得进一步使用。【关键词】胃肿瘤 奥沙利铂 氟尿嘧啶 醛氢叶酸 药物治疗  胃癌是我国的高发肿瘤之一,手术治疗是首选治疗,但大多数病人确诊时已失去手术机会,化疗就成了最重要的治疗方法。我科于2002年2月至2005年6月,应用奥沙利铂(L?鄄OHP)联合醛氢叶酸(CF)和氟尿嘧啶(5?鄄Fu)治疗晚期胃癌28例,取得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61.1一般资料全组病例均为2002年2月至2005年6月收治的住院病例28例,均经病理证实为晚期不能手术的胃癌患者或术后转移复发的患者,均有可测量病灶,其中男性1

3、9例,女性9例,年龄25岁~74岁,平均56.3岁。病理类型:低分化腺癌18例,中分化腺癌2例,印戒细胞癌5例,未分化癌1例,黏液腺癌2例。肝转移13例,肺转移6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5例,腹腔内转移7例,同时存在2处以上脏器转移者8例。初治病例17例,复治病例11例,既往治疗用药有5?鄄Fu、ADM、MMC、DDP等。全部病例化疗前体力状态PS(ECOG)评分为1~2分,估计生存期大于3个月,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心肺功能均正常,无化疗禁忌证。1.2治疗方法L?鄄OHP130mg/m2,静脉滴注2h,d1;CF150mg/m2,静滴,d1~3,5?鄄Fu400mg/m2静脉推注d1+5?

4、鄄Fu2.5g持续静脉输注70h。每21~28d为一周期,化疗前常规预防性应用5?鄄HT3拮抗剂止吐,如出现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则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鄄CSF)治疗,至少完成两个周期后评价疗效。61.3疗效评价标准客观疗效按WHO实体瘤近期客观疗效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无变化(SD)和进展(PD),以CR+PR为有效(RR)。疾病无进展时间(TTP)为自治疗开始至肿瘤病灶出现进展的时间。毒性评价标准:毒性反应按WHO抗癌药物急性和亚急性毒性标准。2结果2.1近期客观疗效全组可评价疗效的病例共28例,CR1例,PR8例,SD10例,PD7例,总有效率(RR)32

5、.2%。其中初治患者中CR1例,PR5例,总有效率(RR)35.3%。复治患者中无CR,PR3例,总有效率(RR)27.3%,其中PD的病例中有2例在化疗1个疗程后即出现疾病进展。从转移部位来看,CR1例为术后单纯的腹腔淋巴结转移;PR的病例为肝脏转移2例,肝脏合并腹腔淋巴结转移2例,单纯腹腔淋巴结转移2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合并腹腔淋巴结转移1例。62.2疾病无进展时间(TTP)TTP28天~13个月,中位TTP为5.1个月。单纯腹腔淋巴结转移达CR1例TTP时间最长达13个月。2.3毒性反应常见毒性反应有Ⅰ、Ⅱ度恶心呕吐9例,Ⅰ度腹泻7例,Ⅰ度口腔炎5例;白细胞减少2

6、4例,其中Ⅰ度8例、Ⅱ度12例,Ⅲ度5例,Ⅳ度1例,其中Ⅲ~Ⅳ度毒性的均为复治病例;Ⅰ度血小板减少11例;外周感觉神经毒性9例,其中Ⅰ度6例,Ⅱ度2例,Ⅲ度1例。其它毒副反应均较轻,为0~Ⅰ度。3讨论对晚期胃癌的化疗,目的是控制原发肿瘤和转移病灶,争取尽可能地消灭癌细胞,减轻病人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以5?鄄Fu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在临床应用历史已很久,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常用的FAM(5?鄄Fu、ADM、MMC)方案,由于缓解率低且毒性较大,目前已少有应用。EAP方案(Vp?鄄16、ADM、DDP)及ELF方案(Vp?鄄16、CF、5?鄄Fu),已有报道有效率达50%~60%

7、以上[1,2],但毒性反应也很大,相当多的病人不能耐受。6近几十年来5?鄄Fu仍一直是主要的治疗药物,只是在给药途径和方法上作了改进,目前认为持续静脉灌注是毒性最小、疗效最好的一种给药方法,醛氢叶酸(CF)是生化调节剂,在细胞内代谢成亚甲基四氢叶酸(CH2FH2)与5?鄄Fu代谢产物氟尿嘧啶脱氧核苷(Fdump)和胸苷酸合成酶(TS)结合成牢固、稳定的三元复合物,大大增强5?鄄Fu的抗肿瘤作用,因此常将CF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