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在心包积液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b超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在心包积液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ID:15180621

大小:31.0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1

b超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在心包积液诊治中的临床应用_第1页
b超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在心包积液诊治中的临床应用_第2页
b超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在心包积液诊治中的临床应用_第3页
b超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在心包积液诊治中的临床应用_第4页
b超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在心包积液诊治中的临床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b超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在心包积液诊治中的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B超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在心包积液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讨论B超引导下经皮心包穿刺置管持续引流心包积液的疗效、安全性及临床应用。方法在心尖部或心前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结果80例心包积液病人全部安全有效、置管成功,得到有效救治。8例心包填塞患者引流后症状迅速缓解。可长期保留(5~16天)。操作并发症少。结论B超引导下经皮心包积液置管法简单、安全、有效,便于临床应用。【关键词】心包积液;中心静脉导管;心包穿刺;置管本文旨在探讨一种安全进行心包穿刺引流,并对积液进行有效诊疗的方法。现将我院通过经皮穿

2、刺心包内置管持续引流心包积液的80例患者资料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7选取湖南省肿瘤医院2003年5月~2006年12月在B超引导下经皮心包穿刺置管持续引流80例,男48例,女32例,年龄18~68岁,平均47岁,病程6天~3年。心包积液的诊疗依据除临床表现、X线胸片或CT外,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为心包积液,其中12例患者有心包填塞症状。患者原发病灶为肺癌者44例(55.0%),淋巴瘤者15例(18.8%),乳腺癌术后者10例(12.5%),纵隔肿瘤者5例(6.2%),食管癌者3例(3.

3、8%),其他恶性肿瘤或原因不明者3例(3.8%)。1.2器械消毒好的穿刺包一个、一次性导丝、引流软管(中心静脉导管)一根、用2%戊二醛溶液浸泡消毒的穿刺架、引导针管;消毒手套;10ml注射器1支。1.3术前准备(1)患者常规心包超声扫查,探明心包积液范围;(2)术前常规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3)局麻药:利多卡因。1.4方法使用美国Arrow公司生产的14-6ga/16cm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常规B超定位,大部分患者选取心尖部、或心前区肋间为穿刺点,在B超引导下沿穿刺引导架用12#针进入

4、心包腔,成功穿刺后拔出针芯,置入导引钢丝,沿导引钢丝使用扩张鞘扩张皮肤及皮下组织后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约12~20cm,弃去导引钢丝,导管尾端固定后接引流袋行闭式引流。引流量及引流速度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决定。并根据病因注入不同药物,如注入5-氟尿嘧啶、丝裂霉素、顺铂、白介素、地塞米松等药物。2结果780例患者均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操作顺利,无一例发生脏器或组织损伤、出血或感染。导管细软,无一例发生心律失常。肿瘤性积液经引流并注入抗肿瘤药物后好转吸收。3例夹管后发生导管堵塞,用肝素、生理盐水冲洗后再通。第一

5、次引流量≤400ml,每次引流时间>3h,引流1~8次不等。若引流量<20ml/d或无积液,观察1周后B超提示心包腔内无积液后可拔管,置管时间5~16天,平均8天。并发症方面,3例出现穿刺孔渗液,局部疼痛,系心包积液压力高造成,随进一步抽液而消失,1例出现心前区疼痛,系引流后期积液量显著减少引起,拔除引流管后消失。无严重心律失常、心包反应、气胸、损伤冠状动脉及心肌等并发症发生。3讨论既往心包穿刺是一项有危险的操作技术,国内外资料显示其危险性高于冠状动脉造影[1,2]。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术属介入性超声。

6、介入性超声是在超声显像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满足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需要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由于超声显像具有实时显示、引导准确、无X线损伤、无需造影剂、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等优点,因而发展迅速,应用广泛,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7心包积液置管引流的适应证:患者心脏超声检查有中等量或以上的心包积液且能平卧或半卧位、能耐受5~10min不咳嗽;患者有较明显的症状、体征,病情较重需要置管引流以减少积液量,减轻症状或达到治疗目的等。心包积液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症(常见的临床表现),病因较多[3],对于心包积液患者

7、常规多采用穿刺抽液方法。虽可暂时缓解症状,但诊断、治疗时多需反复穿刺抽液。穿刺过程中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包括心包膜反应、心脏及血管损伤、心律失常、气胸、腹腔脏器损伤甚至死亡[4,8,9]。经皮穿刺心包内置管引流效果良好,可使心包积液显著减少甚至消失,避免反复穿刺损伤导致心包缩窄;通过置入导管于心包腔内给药,可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减少全身化疗所致副作用,防止因心包填塞而死亡,提高肿瘤患者终末期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5~7]。而国内少见报道。采用外科手术置入胶管行水封瓶引流,创口大,易感染、渗漏,生活质量下降

8、,护理困难等。经皮穿刺心包置管持续引流可避免心脏和邻近脏器损害[9]。尽管对心包积液的抽液量或引流量、引流速度缺乏统一标准,但均主张从小量、低速开始。Glancy等[10]建议引流管放置时间不超过72h,否则易发生感染,但本文80例置管时间最少为5天,最长15天,均>727h,无一例发生感染。提示只要严格无菌操作,留管时间长也可避免感染的发生。80例除3例发生堵塞(经生理盐水冲洗后再通)外均无置管并发症。经皮心包刺穿置管持续引流治疗心包积液具有以下优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