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例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

22例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

ID:15184077

大小:2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1

22例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_第1页
22例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_第2页
22例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_第3页
22例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_第4页
22例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22例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2例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的护理。方法根据22例患者的病情采用药物或腔静脉滤网植入术。结果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给予相应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通过对22例产后并发DVT患者的护理,我们体会到在做好心理护理的前提下,腔静脉滤网植入后患肢的局部观察、跷足板的使用、硫酸镁溶液的湿热敷、空气波压治疗、抗凝溶栓及潜在并发症的观察等护理至关重要,同时对围产期孕产妇的筛查及预防DVT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也不容忽视。【关键词】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下肢深

2、静脉血栓(deepvenousthrombosis,DVT)形成是指下肢深静脉特别是腓肠肌部位深静脉血栓形成致血液运行障碍,从而出现患肢肿胀疼痛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产后DVT发生率虽然很低,可一旦发病给患者带来心身痛苦,严重者可致肺动脉栓塞(pulmonaryarterialembolism,PE)从而危及生命[1]。2003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共收治22例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经实施综合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6本组22例,年龄24~36岁,平均30.5岁,其中自

3、然分娩12例,剖宫产10例,发病时间为产后5~35天;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肢体肿胀、疼痛,肢体周径比健侧长3.5~15.0cm,站立和活动时肢体胀痛加重、活动受限、皮肤颜色暗紫、皮温升高。本组病例均行下肢深静脉造影确诊,其中左下肢15例,右下肢7例;髂静脉血栓5例,髂股静脉血栓5例,髂股腘静脉血栓3例,腘静脉及以下血栓形成9例。对9例周围型DVT患者行溶栓及抗凝等综合治疗,应用尿激酶20万u、丹参25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每日2次。对13例中央及混合型DVT患者进行腔静脉滤网植

4、入后溶栓、抗凝治疗,当腔静脉滤器植入成功后,尿激酶剂量增加到25~30万u/d,从足背静脉滴入,配合下肢空气波压治疗。本组19例患肢肿胀基本消退,轻度肿胀3例,均未发生肺动脉栓塞症状,经综合治疗护理,痊愈出院。2护理[2,3]2.1心理护理6本组病例为产后并发DVT,因抗凝、溶栓治疗难度大、费用高、恢复慢,又需改变新生儿的喂养模式,产妇及家属常产生焦虑、忧郁和急躁心理。我们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需求,采用心理疏导等方法,消除其不良心理。向患者详细介绍DVT病因、治疗方案、预后及注意事项。经济状况较好的20例患者入住

5、家庭式病房,创造舒适的治疗休养氛围,让其感受家一般的温馨。2.2保守治疗护理对9例周围型DVT,溶栓药从上肢静脉中滴入,绝对卧床10~14天;抬高患肢20~30cm,避免膝下垫枕,注意保暖,防止冷刺激;床上活动时避免动作过大,禁止在患肢输液用药、按摩及热敷,以防血栓脱落,造成肺动脉栓塞;定期测量患肢的周径,密切观察患肢肿胀消退情况;并定时监测凝血酶时间、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等主要指标控制在正常值的2.0~2.5倍,以免抗凝、溶栓过程导致出血。2.3腔静脉滤网植入护理2.3.1患肢护理(1)当腔静脉滤器释放完毕后拔管

6、时,局部压迫10~15min,并加压包扎,必要时沙袋压迫6h平卧,术肢伸直制动6~12h,术后2~3天以床上活动为主。(2)采用自制翘足板抬高患肢20~50cm,避免膝下受压影响小腿静脉回流。(3)给予50%硫酸镁溶液热湿敷,将清洁毛巾浸于50%硫酸镁溶液中,温度50℃~60℃,将毛巾包绕大腿或小腿周径,外层用尼龙薄膜包扎以保温,每天3次,每次间隔6h,10~206min/次,硫酸镁外用具有解痉、止痛、消肿作用,热敷时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促进水肿吸收,为患肢足背溶栓药物的输注创造条件。(4)使用下肢空气波压治

7、疗,每天2次。主要对两下肢进行间隙性气囊压迫,产生波动性的充气以增强下肢静脉的血流速度,使静脉完全排空,保护瓣膜功能。试验证明,间隙性气囊压迫有加快下肢纤维蛋白溶解的作用。(5)观察患肢皮肤颜色、皮温、肿痛程度;在两侧下肢大、小腿中部及踝部3处同一水平各做标志,每天定时测量并与健侧比对肢体周径,了解治疗效果;根据患肢肿胀消退情况,逐步增加活动量,下床时指导患者穿戴医用弹力袜,直至出院后坚持使用3~6周。2.3.2抗凝溶栓治疗护理腔静脉滤网的植入有阻挡溶解脱落血栓碎片的作用,可预防PE的发生,为大剂量抗凝溶栓治疗

8、提供机会。对13例行腔静脉滤网植入患者,应用尿激酶时均从患肢足背静脉穿刺,滴注时持续在踝上加扎止血带,压力以滴入为度,使药液向深静脉回流,从而起到局部高浓度的直接溶栓作用。当尿激酶滴注完毕时,立即拔除针头,禁止其他药液输入,且按摩踝上扎止血带部位至压痕消失,改善循环,减轻水肿。2.4潜在并发症的观察严密观察有无胸闷、胸痛、咳嗽、心悸及气促等征象,早期发现肺栓塞的发生可能;注意腹股沟穿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