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例胃间质瘤诊治体会

42例胃间质瘤诊治体会

ID:15187829

大小:3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1

42例胃间质瘤诊治体会_第1页
42例胃间质瘤诊治体会_第2页
42例胃间质瘤诊治体会_第3页
42例胃间质瘤诊治体会_第4页
42例胃间质瘤诊治体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42例胃间质瘤诊治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42例胃间质瘤诊治体会作者:许世江,汪胜来,余发全,王华【摘要】目的探讨胃间质瘤(GST)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6~2007年诊治的42例胃间质瘤的临床资料。结果GST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确诊率低,42例均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有完全切除术和不完全切除术。结论(1)螺旋CT扫描是GST最有意义的检查方法之一,在螺旋CT扫描的基础上,术前可对肿瘤进行内镜下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术前诊断阳性率;(2)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原则上施行局部完全切除即可,广泛切除或扩大淋巴结清扫不能提高生存率。(3)应用合理规范的外科手术,辅以分子靶向治疗的药物

2、将是今后治疗GST的主流。【关键词】胃间质瘤;诊断;治疗  胃间质瘤(GST)是一种独立起源于胃间质干细胞的肿瘤,既往常误诊为胃平滑肌或神经来源肿瘤。近几年来,人们对GST的起源、基因表达及突变、免疫组织化学法(免疫组化)检测、组织学诊断及良、恶性的诊断标准有了较明确的认识,将之视为一个独立的临床实体肿瘤。我院自1996年5月至2007年12月收治胃间质瘤42例,本文就其诊治进行探讨。7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30例,女性12例,男女比例为2.5∶1。年龄34~83岁,中位年龄56.8岁。主要症状:腹痛21例,消化道出血6例,贫血9例,腹部肿块3例,无症状体检

3、发现3例。  1.2辅助检查及诊断  在螺旋CT扫描的基础上,术前对肿瘤进行内镜下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  1.3治疗方法  全组均施行外科手术治疗。(1)完全切除术:肿瘤及所在器官切除术15例,其中同时作淋巴结清扫9例;肿瘤局部完全切除术(距肿瘤边缘3.0cm切除)21例;(2)不完全切除术:姑息切除术(尚有肿瘤残留)6例。  2结果7  2.1所有病例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均证实为胃间质瘤。  2.2生存率  全组死亡21例。(术后1年内3例、3年内9例、5年内的9例);术后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2.9%、71.4%、50%。完全切除术36例,3~和5~生存率分别

4、为91.7%和58.3%;不完全切除术6例,无1例生存3年以上。  3讨论  “胃间质瘤”7一词由Mazur等于1983年根据肿瘤的分化特征而提出。GST的发病率不高,约为1/10万~2/10万[1]。但是GST却是最常见的胃部间叶源性肿瘤。GST多见于中年及老年人,40岁以前少见,发病的中位年龄为50岁~65岁,男女性无差异。肿瘤较小者(<2cm)常无症状,往往在癌症普查和其他手术时无意中发现。若较大者,则可引起各种症状[2,3]。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腹部不适、腹部肿块及便血。其次还有一些症状如贫血、体重下降等。因其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且术前胃镜检查可见多数粘膜正常,特别是对于向

5、胃腔外生长或同时向腔内外生长的GST此时消化道造影及内镜检查均不能或不能完整显示肿瘤。此时螺旋CT扫描就成为GST最有意义的检查方法之一。螺旋CT扫描不仅定位快速、准确,而且密度分辨率高,可以三维重建及CAT检查,能清楚显示瘤体及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必要的影像信息[4]。在螺旋CT扫描的基础上,术前可对肿瘤进行细针穿刺活检,但由于GST位于胃粘膜下的肌壁间或浆膜下,内镜下取活检受到了限制,可以在超声内镜引导下穿刺取活检,从而提高肿瘤的活检率。因我院超声内镜引入时间关系,本组中仅对20例CT提示胃粘膜下肿瘤进行内镜下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标本经HE染色、免疫组

6、化等分析,结果18例经免疫组化检查诊断为GST,2例病人因取得组织少而无法行病理检查。由此可见,在螺旋CT扫描基础上,同时行内镜下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术前诊断阳性率。但因可能出现肿瘤细胞播散的问题,行细针穿刺活检后应尽快实施手术。    胃间质瘤的治疗应以手术切除为主,可采取连同足够的正常组织边缘的肿瘤切除。手术的类型和范围取决于肿瘤大小和部位,不主张行肿瘤单纯摘除术,亦不主张行淋巴结廓清,因为该病极少出现淋巴结转移[5]。本文36例完全切除术组生存率明显优于6例不完全切除术组。完全切除术组中,肿瘤局部切除术、肿瘤及所在器官切除术及行区域淋巴结清扫者患者生存率

7、之间无明显差异。    近年来,甲磺酸伊马替尼(Imatinib,商品名为格列卫)给GST的治疗带来了突破性的进展,并为今后肿瘤治疗的方向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行的发展模式——7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甲磺酸伊马替尼(imatinib,格列卫)是酪氨酸激酶的竞争抑制剂,可以阻止CKit将磷酸基从ATP上转移,从而中断信号传导,抑制间质瘤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6],CKit是胃部卡哈尔间质细胞(interstitialcellofCajal,ICC)的特异标记物,大多数学者认为源自中胚层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