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的歌声导学案

森林的歌声导学案

ID:15188304

大小:6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1

森林的歌声导学案_第1页
森林的歌声导学案_第2页
森林的歌声导学案_第3页
森林的歌声导学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森林的歌声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森林的歌声》导学案科目音乐年级四年级授课时间2011-6-8执教人刘春华课题风景如画课型欣赏课学习内容聆听《森林的歌声》学习目标1、欣赏《森林的歌声》,感受和鉴别三个主题音乐的变化,提高音乐记忆力和音乐听辨能力,记忆各段主题音乐的顺序,培养良好的音乐听觉习惯。2、模唱3段主题音乐。学习重点1、聆听《森林的歌声》,写出乐曲主题出现的顺序。2、主题旋律的模唱、视唱。学习难点预测主题旋律③的视唱知识链接1、识谱训练;2、音乐知识:连线、换气记号、2/4拍号及强弱关系的掌握。学法指导:自主式学习、问题式学习、探究

2、式学习等预设的学习步骤及导案、学案学习步骤及学习过程导案学案复习第四课《水上的歌》已经学完,请同学们以自学的方式复习,并准备一个提问。第四课中有歌曲《小螺号》《让我们荡起双桨》,聆听《船歌》《划龙船》《水上音乐》;音乐知识有波音、滑音;编创活动—“劳动号子表演”等等,都可以作为复习提问的内容。本学习环节,学生用自主学习方式完成,即问题由学生中的“小老师”出。新授课过程预习1、导入新课以教科书为依托,预习《森林的歌声》观察教科书上34页版面内容,两人一组讨论、交流学习,将获取的信息总合、整理与全班共享。2、通

3、过预习确定本节课要的学习目标。A、聆听《森林的歌声》,模唱三段主题旋律。B、完成“想一想”习题一:把乐曲的结构按顺序排列记录下来。教科书上的版面内容是紧紧围绕教学内容设计,通过仔细观察,我们可以获取一些关于乐曲的信息。如曲名、拍号、演奏乐器、主题旋律等等。通过小组交流讨论,课堂展示,达到知识共享。把看了但不懂的内容,提出来,教师、学生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共同寻找答案,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内容及目标新授课过程初次聆听乐曲1、播放音乐初次聆听营造轻松、愉快的聆听环境。要求同学们边听音乐边对照书中三段主题旋律

4、乐谱,找一找与音乐相对应的主题旋律乐谱是哪个。(音乐主题旋律与乐谱的对照,根据个人能力进行,主要是对主题旋律要有初步的音乐记忆。)2、回答问题①这首乐曲你听过吗?②在哪里听过的?③乐曲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④乐曲中动物的声音你认为是人为制造的还是自然界的?这首乐曲的主题旋律在手机彩铃中被广泛应用,音乐一起,同学中就可能有人听出来了,并随着哼唱,激发了聆听的欲望。乐曲结束后回答问题,模仿听到的动物声音。初次聆听乐曲3、知识拓展《森林的歌声》选自——《森林狂想曲》《森林狂想曲》是由荒野探险家徐仁修、自然录音专家刘

5、义骅、自然观察家杨雅棠、留美制作人吴金黛、金曲奖制作人及演奏音乐奖得主范宗沛,耗时5年,深入全台湾山林实地录音,共收集鸟类、蛙类、蝉类、虫类、飞鼠、溪流…等近100种台湾自然声音;用这些自然音源与音乐的节奏、调性紧密相合,创作的美妙音乐专辑,共有41首乐曲,于1999年开始发行。4、合作式学习,视唱主题旋律先四人小组学习,分别视唱主题旋律①②③,然后尝试全班共同视唱。这一环节只要求熟悉主题旋律,为排序做准备。通过教师的介绍,同学们知道《森林的歌声》选自——《森林狂想曲》。音乐中的动物声音都是真实的自然界声音

6、,激起复听的愿望。初听后,同学们对乐曲有了初次记忆,组织视唱,通过同学之间相互模仿、聆听、指正、纠错,提高识谱视唱能力。复听乐曲复听乐曲做“想一想”问题一:把乐曲的结构按顺序排列记录下来。活动方法:将全班分为两大组,每组选一名执笔者在黑板上书写音乐顺序。复听乐曲时,组员将听到的主题旋律序号用手指表示给执笔者,执笔者将组内占多数的序号写在黑板上。在复听《森林的歌声》过程中,边听边辨别是哪一主题旋律,并用手指将旋律序号展示给本组的执笔者,进一步熟悉主题旋律。再听乐曲(达标测验)1、通过两次聆听,同学们已熟悉了

7、乐曲旋律,再次聆听要求跟唱主题旋律。2、自我检测做的练习一答案是否正确。(乐曲在森林中小动物的鸣叫声中开始,继而吉他轻轻地奏出一段引子旋律后,主题旋律开始,顺序为:①→②→①→②→③→①→间奏→①→②→①→②→③→①)熟唱乐曲旋律,再次聆听时为自己做的练习进行检查、更正。通过本环节的学习,完成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课堂小结今天我们一起聆听了《森林的歌声》,这是一首由大自然的真实音响与音乐相交织的乐曲,从乐曲中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通过聆听《森林的歌声》我们要认识到:要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生态,我们应该从身边

8、的小事做起,注重环保。拓展延伸课外活动安排:内容:习题二“让我们随着音乐走进神秘奇妙的森林,用自己制作的音响,与蛙、鸟等动物做朋友。”活动方法:活动小组以8人一组。其中两人为主旋律演唱(如果小组内有学习乐器的同学,可以乐器演奏主旋律),其他组员收集自然音响或自制音响,在旋律适当的地方加入,编创一曲自己的“森林的歌声”。教学反思甘肃省陇西县西铝学校刘春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