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喘息性支气管肺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喘息性支气管肺炎

ID:15191303

大小:34.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01

中西医结合治疗喘息性支气管肺炎_第1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喘息性支气管肺炎_第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喘息性支气管肺炎_第3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喘息性支气管肺炎_第4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喘息性支气管肺炎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西医结合治疗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摘要】从现代医学、传统医学2方面探讨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发病基础,并就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关键词】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病因病机;中西医治疗喘息性支气管肺炎(喘肺)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或气候骤变时多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鼻煽、痰鸣等症状,或有轻度紫绀。属祖国医学“肺炎喘嗽”范畴。本病可为原发,也可继发于某些传染病之后,但多数为上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炎迁延的结果,约占我国小儿内科住院病儿的1/4~1/2,居儿科病死率之首[1]。本病单纯用西医或中医治疗,有一定的

2、局限性和弊端。因此,本文就喘肺的病因病机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做一探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1病因病机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病原多为细菌、病毒,也可由病毒、细菌“混合感染”11。病原体常由呼吸道入侵,少数经血行入肺,以肺组织充血、水肿、炎性浸润为主。肺泡内充满渗出物,经过肺泡壁通道向周围肺组织蔓延,呈点片状炎症灶[2]。目前认为喘肺的发作除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外,还与过敏体质相关,喘息的病理基础可能是由于气道炎性水肿、痰液黏稠栓塞,使气道狭窄所致。加之婴幼儿呼吸肌发育尚未完善,支气管腔相对狭窄,管壁纤毛运动差,咳嗽乏力,呼吸做功消耗能量大,从而缺氧使喘息加重,若

3、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心功能和呼吸功能不全[3]。传统医学认为,喘息性支气管肺炎属于中医“肺炎喘嗽”范畴,其发病多由内外因相互作用为病。外部因素多由于外感六淫、内蕴痰浊;内部因素多由于小儿形气未充,脏腑娇嫩,卫外不固,抗病力弱,且“娇肺遭伤不易愈”。发病机制多因邪壅于肺,肺气郁闭,化热生痰,痰随气逆。所以喘咳多痰,痰和喘在病理上有密切关系。气喘可以导致痰的上壅,而痰盛又能加重气息喘急。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故其病位在肺,常累及脾,若病情进一步发展,严重者可以内窜心肝,甚则引起阳气暴脱的变证而危及生命[4]。2治疗2.1西医治疗11西医在治疗喘息性支气管肺

4、炎时,其治疗原则为控制炎症、改善通气功能、对症治疗、防止和治疗并发症[5]。根据不同的病原选择抗生素、抗病毒治疗。一般选用静脉滴注更昔洛韦,并且临床上常选用细辛脑、α-干扰素、布地奈得雾化吸入,有助于解除支气管痉挛。如有缺氧表现,如烦躁、口周发绀时需要吸氧治疗。并且要及时吸痰并清除鼻腔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同时对于发热患儿要适当的补液。有严重喘憋或呼吸衰竭的患儿可用地塞米松,以减少炎症渗出、解除支气管痉挛及喉头水肿、改善血管通透性和微循环。朱勇等[6]综合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40例。(1)控制感染:考虑为细菌感染者予青霉素+氨苄青霉素

5、,或先锋霉素+氨苄青霉素,静滴;病毒感染者用病毒唑+莪术油,静滴。(2)应用支气管解痉剂:如氨茶碱,静滴。(3)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主要用于严重喘憋中毒症状明显者,常用地塞米松。(4)保持呼吸道通畅:①祛痰剂;②超声雾化吸入(生理盐水+α-糜蛋白酶+鱼腥草注射液);③拍背吸痰。(5)免疫治疗:如丙种球蛋白、血浆、干扰素等。(6)对症及并发症的治疗:给氧、纠正心衰、呼衰等。治疗7~10d,症状明显好转及消失10例,10~14d22例,14~20d7例,除1例因合并严重的心衰、呼衰就诊较晚死亡外,39例均取得较好的疗效,临床治愈好转出院。何旒[7]治疗小儿喘憋性

6、支气管肺炎42例,方法如下:(1)控制感染。病程早期一般以病毒感染为主,莪术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病程较长者一般并发细菌感染者多,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呋辛等头孢类抗生素。(2)应用支气管解痉剂。氨茶碱加入1011%的葡萄糖注射液静滴。(3)糖皮质激素。主要用于喘息症状重且有肺外表现的较重的患儿,常用地塞米松,早期应用为主。(4)保持呼吸道通畅。①祛痰剂:口服猴枣牛黄散或鲜竹沥。②超声雾化吸入:超声雾化颗粒小,对肺泡及细支气管病变疗效好。常用生理盐水+普米克+万托林,雾化后拍背吸痰。(5)对喘憋症状重或水泡音明显的患儿应改善肺部循环,促进啰音的

7、吸收,常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小剂量应用2~5μg/(kg·min)。(6)加强免疫治疗。如丙种球蛋白、干扰素等。(7)并发症的治疗。结果:临床治愈、好转40例,占95.2%,2例因呼吸循环衰竭转院。现代医学对喘肺的患儿在治疗上一般使用抗生素治疗,而使用抗生素3~4d后,往往会出现纳呆,甚则恶心呕吐、大便稀溏,口腔出现霉菌等菌群失调现象[8]。同时,抗生素长期使用容易产生耐药性,致使治疗效果欠理想。长期过度使用西药还有损伤肝脏、肾脏及胃肠的弊端。但是,如果抗生素使用时间太短,则炎症并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由于小儿个体差异,有些患者西药治疗效果不佳,致病情贻误而

8、出现肺炎合并心衰、肺气肿、脑水肿及中毒性肠麻痹等[9],从而增加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