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颈椎不稳的手术治疗进展

上颈椎不稳的手术治疗进展

ID:15191499

大小:3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01

上颈椎不稳的手术治疗进展_第1页
上颈椎不稳的手术治疗进展_第2页
上颈椎不稳的手术治疗进展_第3页
上颈椎不稳的手术治疗进展_第4页
上颈椎不稳的手术治疗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颈椎不稳的手术治疗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上颈椎不稳的手术治疗进展【关键词】上颈椎不稳;骨折;手术治疗;内固定上颈椎不稳的手术治疗是脊柱外科的高风险,热点区域之一。其手术方法包括颈前路,颈后路,以及口腔入路。本文综述了各种手术方式的适应证,禁忌证及各相关方面的进展及趋势。  上颈椎是指寰枢椎及其附属结构,位于头颈交界区。虽然上颈椎不稳的病人比较常见,但是由于这个部位的解剖结构的特殊性以及生物力学的特点,在临床上处理比较复杂,因而也存在一些争论,随着医学科技水平的提高,这方面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本文综述了上颈椎不稳的病因、分类以及手术治疗进展。  1病因及

2、分类上颈椎不稳的发病原因包括创伤性、感染,先天性畸形,肿瘤,退变性疾病以及医源性因素。临床上根据部位又分为枕颈不稳和寰枢椎不稳。  上颈椎创伤系指寰枢椎及其附属结构因创伤而致骨折、韧带撕裂、关节脱位等。9(1)枕骨髁骨折,1988年由Anderson和Montesano[1]提出的,分为3型:Ⅰ型为碰撞型骨折,是枕骨髁粉碎型骨折伴微小碎骨片移位,Ⅱ型为枕骨髁裂纹骨折,Ⅲ型为枕骨髁撕脱骨折。  (2)寰椎爆裂性骨折又名Jefferson骨折,损伤的机制为轴向压缩-后伸,其并非一种模式,其中大多系来自头顶部纵向挤压暴

3、力所引起[2]。(3)寰椎横韧带的损伤,分为两型,Ⅰ型为韧带本身的断裂,分两个亚型ⅠA为韧带中部的断裂,ⅠB为韧带附着部断裂;Ⅱ型为韧带附着部骨性的断裂,也有两个亚型,ⅡA伴有寰椎侧块的粉碎骨折,ⅡB不伴有侧块的骨折。(4)枢椎骨折又包括枢椎椎体骨折、齿状突骨折和枢椎椎弓骨折。枢椎椎体骨折,分为3型:I型指冠状面的骨折;Ⅱ型为矢状面的骨折;Ⅲ型是水平面的骨折,此型与齿状突骨折的Ⅲ型相同。齿状突骨折,根据AndersonD'Alonzo分类分为3型[3]:Ⅰ型为齿状突尖部斜形骨折;Ⅱ型为齿状突和枢椎椎体结合部骨折

4、;Ⅲ型为经枢椎椎体的骨折。枢椎椎弓骨折,即通常所说的HangmanFracture,按照LevineEdwards分型,分为Ⅰ型,Ⅱ型,Ⅱa型,Ⅲ型。9炎症性的不稳,发生于上颈椎局部的感染,多发生于儿童。而类风湿性关节炎导致的上颈椎不稳在国外的文献中报道多见,但是这种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相对较少,一般来说主要发生在成人。上颈椎畸形,最常见的是寰枕融合和(或)C2、C3融合。由于上颈椎位于活动较大的颅颈交接区域,该部位的畸形容易诱发不稳定和延髓颈髓受压。医源性的不稳,由于对疾病的认识,术者水平参差不齐以及各相关因素

5、的影响,从而导致上颈椎不稳。上颈椎肿瘤又包括椎管内和椎管外的,均可因为肿瘤组织的侵犯而导致上颈椎的不稳。退变性疾病如骨质疏松,韧带钙化等均可导致上颈椎的不稳。  2手术技术  2.1枕颈融合技术9以往枕颈内固定技术多采用钢丝、钢板等,其适应证有限,有时为达到较好的固定效果,常需要较大的固定范围,因此丧失较多的颈部运动功能。颈椎椎弓根螺钉Oda等[4]1999年对这项技术在上颈椎重建中的应用进行了回顾,认为经椎弓根螺钉具有很好的强度,提拉悬吊、促进融合。近年来出现的枕骨板障间螺钉或枕骨单皮质螺钉联合颈椎椎椎弓根螺钉

6、固定技术,就是一种固定可靠、操作简单、临床效果理想的内固定方法。尤其是枕骨板障间螺钉联合颈椎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生物力学效果更佳[5]。需要注意的问题:(1)采用枕颈融合技术必须保持正常的枕颈角度(105°),以使术后患者眼睛能保持水平视角;(2)颈椎内固定节段尽量短,一般固定到C3已足够,无须扩大固定范围,以减少丢失更多的颈部活动功能;(3)内固定术后仍需给予辅助外固定(一般3个月)。(4)以往使用块状骨植骨时需要加压固定(例如使用可吸收线固定等),现在我们使用尤枕骨板障间螺钉联合颈椎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加颗粒状自

7、体骨植骨术,无需特别加压固定。  2.2寰枢椎融合技术  2.2.1钛缆固定技术  早期有Gallie和Brook技术[6,7],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来说,两种技术对控制寰枢旋转稳定性都不是很理想,且均无法控制平移。临床上已经较少使用。  2.2.2Apofix椎板夹技术  由Tucker等[8]1975年首次报道了椎板夹固定术Apofix椎板夹是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内固定技术。9  2.2.3经关节螺钉技术  Magerl和Seeman[9]首先报道了寰枢椎后路经关节螺钉技术。该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良好的限制寰枢

8、椎在各个方向上的活动,适用于寰椎后弓切除或缺如的病例,术后不需长时间的外固定。  2.2.4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或侧块螺钉与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  寰枢椎后路钉板固定是最近几年出现的寰枢椎后路固定技术,由于将螺钉分别固定于寰椎和枢椎上,不但使得螺钉放置操作变得方便,而且具有优异的固定性能[10]。而寰椎的螺钉固定方法又可细分为寰椎侧块螺钉和寰椎椎弓根螺钉两种。由于能够克服以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