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士锐器伤的调查分析

临床护士锐器伤的调查分析

ID:15193043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1

临床护士锐器伤的调查分析_第1页
临床护士锐器伤的调查分析_第2页
临床护士锐器伤的调查分析_第3页
临床护士锐器伤的调查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临床护士锐器伤的调查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临床护士锐器伤的调查分析关键词护士;措施;锐器伤  锐器伤是医院里一种与注射密切相关的职业性危害。医院临床接诊护士,特别是急诊科护士,常在患者尚未完全确诊之前即投入到处置和抢救中,其中包括处于潜伏期和诊断前的传染病患者。因此,锐器伤对这些护士危害性更大。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降低医院感染率,我们对全院146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  本院在临床一线工作的全体护士。共发出调查表146份,收回填写符合要求的问卷123(84.25%)份。参加工作5年以下的15人,6年~10年的31人,11年~20年的58人

2、,20年以上的16人。  1.2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将调查表发给被调查护士,要求及时填写完毕。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工作以来你是否被病人污染过的锐器刺伤过、刺伤后你认为是否需要处理、你了解标准预防吗、你对现在锐器回收方法有什么意见并提出建议。42结果(见表1,表2)  表1工作以来针刺伤情况 略  表2针刺伤后是否需要处理 略  2.2结果分析 从调查结果看,90.24%的护士受到过不同程度的锐器伤,但少部分护士对锐器伤没有引起重视,没认识到锐器伤的危害性,在调查表“建议”一栏中,甚至有的要求点数回收到供应科、针头使用后回套,还有的建议浸泡、毁型后再

3、去焚烧,而对标准预防有43.09%的人不知道。  3讨论  众多研究表明,锐器伤传播血源性传染病的危险性,远远大于其它途径(皮肤、黏膜),它可传播20多种血液传染病[1]4。我国是肝炎的高流行区,近年来艾滋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倍增的趋势,医院又是这些疾病的聚集地,护士是医院中锐器伤发生率最高的职业群体,这些都使护士获得性职业感染的危险大大增加,加强护理人员对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防护也就更为迫切[1]。  4措施  4.1安全处理针头 ①针头无论使用与否均按感染性废弃物处理;②禁止将使用后的针头重新套上针帽(除非某项操作要求这样,如抽动脉血气,如果没有可利用的

4、条件,可用单手技术,禁止双手回套针帽),尤其应教育护士牢牢记住,将用过的针头重新套上帽,其危险性不小于拿着一个暴露的针头;③禁止手持针等锐器随意走动;④禁止将针等锐器物徒手传递;⑤禁止任何时候用手去弄弯或弄直、损坏或减割针器;不要将手指伸入容器内;处理针头时不要太匆忙;⑥禁止将使用过的针头从针栓上分离,若要人为去除针头时,应使用任何其他技术和可用器械设备,有准备、有计划地保护针套或去除针头;⑦在为不合作患者注射时,必须有他人的协助;使用者必须将用后的针头及时处理,以免刺伤他人;应弃于耐刺之硬壳防水容器内,且该容器放在方便使用的地方;⑧一次性用品用后不点

5、数、不回收到供应科、不浸泡、毁型,而是直接由使用科室专人送到医疗废物暂存处进行无害化处理[2]。  4.2锐器刺伤后的应急处理 ①如不慎被锐器伤时,应立即采取相应保护措施,清创,对创面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②4伤后48h内报告上级并填写报表,72h内作HIV、HBV等的基础水平检查;可疑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在24h内注射抗乙肝病毒高价抗体和乙肝疫苗,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皮下注射乙肝疫苗10μg、5μg、5μg(按0月、1月、6月间隔);可疑被HCV感染血液、体液污染时,尽快做HCV抗

6、体检查,专家建议4W~6W后检测HCVR-NA;可疑被HIV感染血液、体液污染时,短时间内口服大剂量AZT(叠氮脱氧核苷),尽快检测HIV抗体,然后周期性复查(如6W、12W、6个月等)[2]。  参考文献  [1]谢红珍,聂军.护士针刺伤的危害及其危险因素.实用护理杂志,2002,18(3):54~55.[2]李映兰,罗贞.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67~68.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