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elisa一步法在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中的钩状效应分析

tpelisa一步法在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中的钩状效应分析

ID:15197680

大小:3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1

tpelisa一步法在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中的钩状效应分析_第1页
tpelisa一步法在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中的钩状效应分析_第2页
tpelisa一步法在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中的钩状效应分析_第3页
tpelisa一步法在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中的钩状效应分析_第4页
tpelisa一步法在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中的钩状效应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tpelisa一步法在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中的钩状效应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TPELISA一步法在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中的钩状效应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双抗原夹心一步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中出现的钩状效应,探讨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以及避免措施。方法TPELISA双抗原夹心一步法检测结果为阴性的10份可疑标本,分别用双抗夹心二步法、稀释法和梅毒特异性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10份用TPELISA双抗原夹心一步法检测结果为阴性的可疑标本,用双抗原夹心二步法检测时结果全部转为阳性;TPPA检测结果为阳性而且效价均大于1∶1280;标本经倍比稀释后,分别采用TPELISA双抗原

2、夹心一步法和二步法进行测定,用一步法在1∶2和1∶4时分别有4例和2例测定结果仍为阴性,稀释度在1∶512范围内检测结果均为阳性;TPELISA一步法测定结果的吸光度随着血清稀释倍数的增加,吸光度值逐渐增加达高峰,后吸光度逐渐减小,曲线呈“钟形”;二步法则曲线在开始的时候维持在高值并无太大变化,而后随稀释倍数增加吸光度值逐渐下降,曲线呈倒“S形”。结论TPELISA一步法在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中存在“钩状效应”,用稀释法或者两步法可以避免该效应。【关键词】梅毒螺旋体;钩状效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7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P)感染引起的疾病,以性传播为主,也可以通过血液及母婴等形式传

3、播。因此,对献血员、产妇、输血患者进行梅毒螺旋体感染的实验室检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选取10份临床可疑标本进行检测,就TPELISA中的“钩状效应”产生的原因和避免措施进行探讨。  材料和方法  1.血清标本来源  本院住院和门诊病人中临床症状和病史疑似梅毒,血清TPELISA一步法检测阴性,TPPA试验检测阳性的标本10例。  2.试剂和仪器  TPELISA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试剂盒为上海科华生物工程公司生产,TPPA试剂盒由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提供。酶标仪和洗板机为雷杜公司的RT6000型和RT3000型。  3.方法  用TP7ELISA双抗原夹心一步法和二步法

4、分别对样本的原液及稀释液进行检测。一步法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二步法用一步法试剂先加血清样本,37℃孵育30分钟,洗板,再加酶标抗体。TPPA检测步骤按试剂说明书进行。  结果  1.用双抗原夹心一步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阴性的10份可疑标本,用二步法检测,结果转为阳性;用TPPA检测也均为阳性,而且其效价均大于1∶1280,见表1。表1不同检测方法对样本的检测结果 注:一步法cutoff=2.1×0.05=0.106;二步法cutoff=2.1×0.05=0.106;“+”:阳性;“-”:阴性  2.分别用双抗原夹心一步法和二步法测定10份经过1∶2,1∶4……1∶2048倍比

5、稀释的标本,10份标本各稀释度的吸光度(A)的均值见表2。两种方法测定的吸光度值与血清抗体浓度的关系见图1。用双抗原夹心一步法测定不同稀释度血清,吸光度值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加逐渐升高,达到较高水平后又逐渐下降,曲线变化呈“钟形”;二步法则吸光度值开始维持在高值并无太大变化,而后随稀释度增加而逐渐下降,曲线呈倒“S”形。  3.TPELISA一步法和二步法对不同稀释度血清的抗体检出情况比较一步法的漏检率呈两极现象。见表3。表2TPELISA一步法和二步法检测不同稀释度血清的吸光度均值 注:一步法cutoff=72.1×0.05=0.106;二步法cutoff=2.1×0.05=0.

6、106;“+”:阳性;“-”:阴性表3一步法和二步法对不同稀释度标本的检出情况  讨论  目前,针对梅毒的血清学检查主要包括TP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体检测。梅毒非特异性抗体检测包括快速血清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和(TRUST)等;而对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有: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实验(TPHA),TPPA,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blot),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附实验(FTAABS)及TPELISA等。TPPA,TPHA,免疫印迹,FTAABS虽然特异性很强,但因为成本较高,操作步骤烦琐而不适合对于大批量标本的检测。而ELISA法具有操作简单、用时短、灵敏度高和成本低廉等优点而普

7、遍被各医疗机构卫生防疫部门以及血液中心采用,作为大批量标本梅毒抗体的筛查方法。TPELISA是利用基因工程合成的梅毒抗原,通过双抗原夹心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1],主要包括TPELISA双抗原夹心一步法和二步法。TPELISA一步法因其具有操作简单、反应快速、敏感性高、结果易于判断及易于进行质量控制等优点被广泛采用,逐渐取代了RPR,成为医疗卫生机构和血站的梅毒筛选方法。但是,由于TPELISA一步法检测技术中“钩状效应”的存在,可以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