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纹型风湿症11例临床分析

回纹型风湿症11例临床分析

ID:15205548

大小:3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2

回纹型风湿症11例临床分析_第1页
回纹型风湿症11例临床分析_第2页
回纹型风湿症11例临床分析_第3页
回纹型风湿症11例临床分析_第4页
回纹型风湿症11例临床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回纹型风湿症11例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回纹型风湿症11例临床分析作者:徐愿,王建东,刘慧敏,阎小萍【关键词】回纹型风湿症;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疗法 回纹型风湿症(PanlindromicRheumatism,PR)于1944年由Hench与Rosenberg首次描述,是一种以急性关节炎和关节周围炎为特征的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病症,发作间歇期无任何症状[1]。因本病临床症状有快速出现和消失的特点,故用“回纹”来形容,即“反复发作”之意,并冠之以“回纹型风湿症”,或“复发型风湿症”。笔者现将2008年1-12月本院中医风湿病科收治的11例病例分析报道如下。  

2、1临床资料  1.1纳入标准  符合Hannonen[2]拟立的标准,即满足以下4条:①反复突然发作单关节或多关节炎,或关节旁组织炎症,每次持续数小时至1周;②医生至少要证实1次发作;③反复发作中受累关节数≥3个;④排除其他类型的关节炎。  1.2排除标准8  参考相关文献[3],均排除痛风诊断者;放射学证实有软骨钙质沉着者;有风湿热病史者;当前有风湿病或其他系统性疾病者。  1.3一般情况  11例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5例,男女比例1.2∶1;年龄24~59岁,平均40.4岁;平均发病年龄(32.7±10.4)岁

3、;病程1~20年,平均(7.6±5.4)年;发病到确诊时间为(6.8±5.5)年,其中3例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RA),1例误诊为痛风;家族史:1例患者母亲有RA,1例患者两位姨妈分别有RA和干燥综合征。  通讯作者:阎小萍,Tel:(010)84205338  1.4治疗方法  采用本院阎小萍教授经验方治疗。药物组成:骨碎补20g,补骨脂12g,续断30g,桑寄生30g,熟地黄25g,茯苓30g,苍白术各6g,生炒薏苡仁各30g,知母20g,炒黄柏12g,秦艽20g,豨莶草15g,萆薢15g,忍冬藤30g,青风藤20

4、g。疗程3个月,随访1年。  1.5观察项目8  ①临床特点:症状达峰时间、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受累关节、最初累及部位、曾经累及部位、发作时间、发作诱因、伴随症状等。②关节炎或关节周围炎发作频率(次/月)。③关节炎或关节周围炎严重程度,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④实验室检查: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核抗体(ANA)、抗角蛋白抗体(AKA)、抗核周因子(AP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免疫球蛋白。⑤安全性观察:血、尿常规,肝、肾功能。  1.6疗效判定标准  参考Husk

5、isson和Hannonen拟定标准[2,4]。显效:关节炎不发作,持续1年以上;有效:关节炎发作次数和严重程度均减轻;无效:关节炎发作次数不减轻、严重程度不缓解,甚至加重。  2结果  2.1临床特点8  膝关节首发多见,可累及四肢各关节,以腕关节最易受累,其他依次为膝关节、掌指关节、踝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足跖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远端指间关节、髋关节及足背,较少侵犯中轴关节;症状达峰时间为0.4~12h不等;多夜间发作或症状最著,部分患者与气候或感受风寒外邪有关;关节炎多单发,亦可侵犯2~3个关节;发作持续时间1

6、~7d,每月发作频率1~10次;可伴见心烦易怒、乏力困倦等全身症状。  2.2实验室检查结果  11例患者中,RF阳性3例,AKA、APF阳性者各1例,抗CCP抗体阳性3例(其中2例演变为RA),ESR、CRP阳性者各3例,免疫球蛋白增高2例,ANA均阴性。此外,1例患者行双手MRI检查,结果正常。  2.3临床疗效分析  11患者经治疗后,显效2例,有效8例,无效1例。发作频率和症状严重程度均明显改善,见表1。表111例PR患者治疗前后发作频率及症状严重程度变化  2.4不良反应  11例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血、尿

7、常规及规肝、肾功能检查均正常。  3讨论8  自1944年Hench和Rosenberg首次命名回纹型风湿症以来,国内外有诸多相关报道,本病的存在已经得到大家的认可。本病并非罕见病。有报道,本病的发病率是RA发病率的1/20~1/2不等[5-6],但因医生和患者对本病尚缺乏充分认识,导致诸多患者被延误诊治,甚至被误诊。本次观察的11名患者从发病到确诊时间平均为6.8年,其中有4名患者曾被误诊,7名患者长期未得到确诊,1名患者发病20年后方被诊断,可见,本病未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此外,本病较少发生永久性滑膜炎或关

8、节损伤,也是未受到患者重视的原因所在。  本病20~80岁皆可发病,30~50岁发病多见,男女发病比率相当。国外文献报道,本病平均发病年龄为45岁[7],笔者总结国内4篇文献,平均发病年龄为32岁,本组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32.7岁。本病发病频率每年约250次不等,但大多为每月1~10次,2~3d内症状缓解。疼痛症状20min即可达峰,与痛风颇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