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入路的选择

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入路的选择

ID:15206132

大小:27.5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2

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入路的选择_第1页
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入路的选择_第2页
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入路的选择_第3页
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入路的选择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入路的选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入路的选择[摘要]目的探讨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的理想入路。方法选择1994~2004年应用经阴囊(或大阴唇)小切口和腹股沟区皮肤横纹手术入路1944例。结果手术时间5~30min,平均14min。1752例随访2个月~10年,平均5年。1年内复发41例,1~3年复发9例,复发率2.8%(50/1752),二次手术成功率100%。结论该手术入路具有损伤小,绝大多数不需住院,感染少,无并发症等优点。[关键词]腹股沟斜疝;小儿;手术入路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手术方法较多,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达到疝囊的高位结扎。经腹股沟管手术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2、典型并且比较通用的手术方法[1]。我院1994~2004年共收治1944例,均采用经腹股沟管手术,根据病情不同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经阴囊(或大阴唇)小切口入路[2]和腹股沟区沿皮肤横纹小切口入路[3]。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本组1944例,男1819例(93.6%),女125例(6.4%)。单侧1758例,其中右侧1056例(54.3%),左侧702例(36.1%),双侧186例(9.6%)。年龄2个月~7岁,平均2.6岁。采用经阴囊(或大阴唇)小切口1752例占90.1%(1752/1944),采用腹股沟区沿皮肤横纹小切口114例占5.9%(1

3、14/1944)。1.2手术入路适应证的选择嵌顿疝、难复性疝、复发疝需要良好的暴露,要随机扩大切口,均采用腹股沟区沿皮肤横纹小切口入路,其他病例均采用经阴囊(或大阴唇)途径小切口入路。1.3方法1.3.1经阴囊(或大阴唇)手术入路门诊手术,采用氯胺酮麻醉。经阴囊内上方(女性在大阴唇上方)做小切口(0.5~1.0cm),然后以血管钳皮下潜行分离,从腹股沟管外环口入腹股沟管,在靠近内环口处夹住提睾肌(女性为子宫圆韧带)顺皮下通道提出切口处,然后钝性分离提睾肌暴露疝囊可见有输精管附着,切开疝囊,钝性分离疝囊外组织,见腹膜外脂肪,确认达高位,然后“8”字贯穿缝扎疝囊颈部,切除远端疝囊

4、。无需缝合切口,外盖敷料。1.3.2经腹股沟区沿皮肤横纹手术入路除嵌顿疝需住院外,均为门诊手术。采用氯胺酮麻醉。腹股沟区沿皮肤横纹横切口(1.5~2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暴露皮下环。将皮下环向上外侧拉开,在精索内前方分开提睾肌,找到疝囊,剪开疝囊钝性分离疝囊到疝囊颈,缝合结扎,切除多余疝囊,切口愈合1针,盖敷料。42结果手术时间5~30min,平均14min。门诊随访1750例,复发50例,复发率2.8%(50/1750)。其中1年内随访1570例,随访时间2个月~10年,平均5年。复发41例,其中1个月内复发38例;1~3年随访1526例,复发9例;3~10年随访10

5、28例,无复发,36例是高位结扎没有到腹膜外脂肪处,14例因疝囊壁破损致疝囊部分漏扎所致。二次手术均获成功。本组无输精管损伤、医源性隐睾、伤口感染等并发症。除嵌顿疝外均未使用抗生素,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3讨论4腹股沟疝的手术方法繁多,总结起来就是疝囊高位结扎术和疝修补术[4]。临床所见小儿腹股沟疝几乎均为斜疝[5]。然而小儿的腹股沟斜疝不需做疝修补术,经腹股沟管手术入路可为最佳手术入路。具有以下特点:(1)切口小,在皮肤横纹、阴囊上作小切口,术后不留明显的瘢痕;(2)除嵌顿疝外均在门诊观察,不住院,手术费用低,易于接受;(3)除嵌顿疝外,经腹股沟管入路不破坏腹股沟管解剖结构,

6、损伤小;(4)手术时间短,减少术中麻醉风险。经腹股沟管手术应注意:(1)剥离疝囊时,首先应在精索面找到输精管加以分离避免损伤;(2)术中应彻底止血,避免阴囊血肿;(3)保护精索干动脉勿损伤,能有效避免术后睾丸萎缩;(4)高位结扎前把睾丸下拉到正常位置,避免医源性隐睾;(5)剥离疝囊必须到达腹膜外脂肪,减少复发。[参考文献]1ZollingerRM.ZollingerRM,周汉新(译).左林格外科手术图谱.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17-819.2高建雄,洪先明.经阴囊(或大阴唇)途径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752例手术体会.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5,9(5):71

7、8.3王果,潘少川,周蓉儿.小儿外科手术图谱.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39.4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09-413.5张金哲,潘少川,黄澄如.实用小儿外科学(上).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407-408.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