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并发社区感染的临床研究

急性白血病并发社区感染的临床研究

ID:15232851

大小:34.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2

急性白血病并发社区感染的临床研究_第1页
急性白血病并发社区感染的临床研究_第2页
急性白血病并发社区感染的临床研究_第3页
急性白血病并发社区感染的临床研究_第4页
急性白血病并发社区感染的临床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急性白血病并发社区感染的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急性白血病并发社区感染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并发社区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488例住院治疗的AL患者临床资料。结果488例AL患者共发生社区感染276例,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口腔、皮肤软组织和肛门为主,致病菌主要是G-菌、G+球菌和真菌,病原菌检出率低。易感因素与年龄、疾病状态、中性粒细胞(N)、血浆白蛋白和合并症有关。结论AL并发社区感染发生率高,粒细胞缺乏是AL并发社区感染的高危因素,应积极预防处理,控制易感因素是预防社区感染的有效方法,注意合理使用抗生素。【关键词】白血病淋巴细胞急性白血病非淋巴细胞急性社区获得性感染粒细胞缺乏  Clinicalanalysi

2、sofacuteleukemiaassociatedwithcommunityacquiredinfections  LUXiang,LAIYong-rong,LUOLin,YANGHai-yan,YAONing,YUANWen-yun  DepartmentofHematology,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GuangxiMedicalUniversity,Nanning,Guangxi530021,China10Abstract:ObjectiveTooutlinetheclinicalcharacteristicsofacuteleukemia(AL)assoc

3、iatedwithcommunity-acquiredinfections.MethodsThehistoryrecordsof488hospitalizedpatientswithAL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ResultsIn488cases,of276casesassociatedwithcommunity-acquiredinfections,themajorinfectedsiteswererespiratorytract,mouth,skinandanus;themajorpathogenswereGram-negativebacilli,Gram-

4、positivecocciandfungi,thedetectablerateofpathogenswaslow.Thecommunityinfectionwasrelatedpositivelywithage,stateofdisease,neutrophil,plasmaalbuminandcomplications.ConclusionTheincidenceofALassociatedwithcommunity-acquiredinfectionsishigh,granulocytopenisistheriskfactorofit.Thepreventivetreatmentmeas

5、ures,controllingsusceptiblefactorsandrationaluseofantibioticsareeffectiveinpreventioncommunity-acquiredinfections.Keywords:leukemia,lymphocytic,acute;leukemia,nonlymphocytic,acute;community-acquiredinfections;agranulocytosis急性白血病(acuteleukemia10,AL)患者由于机体防御、免疫、造血功能减退易并发感染,感染是白血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目前,

6、人们对AL并发院内感染研究较多,而对AL并发社区感染鲜有报道。笔者对3年多来我院488例AL住院患者发生的276例社区感染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易感因素,旨在为临床防治AL并发社区感染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3年1月~2006年9月在我院血液科住院的488例AL患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简称急淋)138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简称急非淋)350例,其中男317例,女171例,年龄14~80岁,平均42岁,入院前病程3天~5.6年,平均病程1.2个月。  1.2方法10  按照入院时是否合并感染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对研究

7、对象的年龄、性别、合并症、病程、FAB分型、感染部位、初治或复治AL、中性粒细胞(N)、血浆白蛋白、治疗及转归等因素进行详细记录,研究AL并发社区感染的发生率、病死率、易感因素、感染部位和致病菌、治疗情况及防治措施。  1.3诊断标准  AL诊断按国内标准[1],社区感染标准:凡是入院时有明显感染灶或体温在38.5℃以上,或者入院48h内出现感染症状、体征且经临床、细菌学、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感染者。  1.4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