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苏联)发展线索

俄国(苏联)发展线索

ID:1528448

大小:2.14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7-11-12

俄国(苏联)发展线索_第1页
俄国(苏联)发展线索_第2页
俄国(苏联)发展线索_第3页
俄国(苏联)发展线索_第4页
俄国(苏联)发展线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俄国(苏联)发展线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俄国(苏联)发展线索1917年十月革命1922年沙俄苏俄苏联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1918192119251953196419851991年12月《阿拉木图宣言》独联体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体制列宁斯大林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1.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2.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3.为支持工业不惜损害农民利益;4.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回忆:斯大林模式存在哪些弊端?苏联经济改革势在必行在联合国大会用皮鞋敲桌子,有辱斯文。赫鲁晓夫急噪喜怒无常的性格被称为“鲁莽的改革者”一、赫鲁晓夫改革赫鲁晓夫其人其事1953-1964年任苏

2、共中央第一总书记。俄国民众觉得他是真心搞共产主义,就是笨了点;而一提起赫鲁晓夫,中国人立刻就会想到那个把斯大林“焚尸扬灰”、让苏联人民“吃二遍苦受二茬罪,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在联合国脱皮鞋敲讲台的“赫秃子”,那个酷爱“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的“老修”;他对玉米的痴狂程度为大家所津津乐道;他曾满怀自信地向美国人保证:“我们将埋葬你们!”赫鲁晓夫是唯一死后没有葬在红场的苏联最高领导。背景措施工业评价成效局限一定程度上冲破传统观念束缚,取得一定成效①没有突破旧体制;②脱离实际;③盲目性;④赫氏的个人作风斯大林体制弊端暴露;农业问题严重①收购制,给予一定的私有生产资

3、料;②开荒增产③种植玉米运动①权力下放;②物质利益原则一、赫鲁晓夫改革农业赫鲁晓夫1964年被勃列日涅夫赶下台时,气呼呼地说了句大实话:“你们今天能罢免我,也多亏了我创建的宽松民主政治体制!”玉米是一种最好的青贮饲料,它是自然界用来喂牛的第一等饲料。玉米运动1954年6月27日,苏联科学家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发电站。(邮票)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已经制成由苏联发射成功。赫鲁晓夫同肯尼迪握手会面,希望和平共处。他让苏联走向世界。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时间上午9时零7分,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从拜克努尔发射场起航,在最大高度

4、为301公里的轨道上绕地球一周,历时1小时48分钟,于上午10时55分降落在苏联境内,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宇宙飞行,实现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愿望。1964-1982年任苏共中央第一总书记。在斯大林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典型的领导干部,绝不是一个合适的领袖人物。他为人谨慎,秉性保守,习惯于因循守旧,最怕重大的变革和转折,从不采取急进冒失的举动。他在开会时,总是先听大家发表看法,然后尽量照顾各方面的立场和利益加以折中,采取中间路线。所以,有人称他为“妥协能手”。被中国毛泽东斥责为“苏联修正主义叛徒集团”的首脑。苏联在不恰当的时候让一位不恰当的人做领导者。勃列日涅夫其人其事

5、他无视70年代末,世界兴起的新技术革命,坚持计划经济理论与实践。有人这样描述苏联的窘境:“苏联的火箭可以以惊人的准确性找到哈雷彗星并飞上火星,其宇宙飞船可以遨游太空,但其汽车却缺乏足够动力,故障频出并且耗油惊人;许多家用电器陈旧不堪,电视机爆炸事件经常发生,以至于苏联人开玩笑说本国生产的电视机应当送给敌人……”二、勃列日涅夫改革战后两极格局下美苏争霸,70年代苏联的军费开支每年超过美国20%。苏联的国防开支:1955年为324亿美元,1979年则高达1480亿美元,在此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

6、。从战略核导弹的数量对比看,1962年美国占有多一倍的优势,1969年双方已成平手,1978年,苏联拥有的洲际弹道导弹和潜射导弹数都超过了美国,常规武器方面苏联原本就拥有数量优势,美苏军事实力对比的天平已向苏联一端倾斜。同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背景目的措施农业失败原因①继续革除弊端;②纠正混乱推行新经济体制,扩大企业自主权①扩大自主权;②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③提高农产品价格;④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二、勃列日涅夫改革①没有突破旧体制;②与美国军备竞赛,使经济减速甚至滑坡;③勃氏后期保守作风、后期改革停止工业三、戈尔巴乔夫改革这时,一个年轻的面孔浮出水面。莫斯科新

7、老板戈尔巴乔夫——年轻、温和且令人敬畏。被美国人评价为年轻、温和、令人敬畏的莫斯科新老板戈尔巴乔夫和美国总统里根于1987年签订了《华盛顿条约》,结束军备竞赛,1990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有人曾形象地说: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他不是去革除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而是走上了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的道路。正是戈尔巴乔夫亲手将苏联葬送。1991年12月26日,苏联正式解体。20世纪人类历史上的伟大神话谢幕。戈尔巴乔夫其人其事经济全面滑坡,陷入危机边缘推行“加速战略”方针、 实施根本性变革、改革所有制;突破旧体制,进

8、行根本性变革; 政治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导致苏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