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厌学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农村留守儿童厌学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ID:15341381

大小:2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2

农村留守儿童厌学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_第1页
农村留守儿童厌学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_第2页
农村留守儿童厌学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_第3页
农村留守儿童厌学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_第4页
农村留守儿童厌学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留守儿童厌学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农村留守儿童厌学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严重影响着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农村的和谐稳定,是目前全社会关注的一大问题。本文从农村留守儿童厌学问题现状入手,剖析了造成这一问题的系列原因并拟对此现象进行分析思考,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措施来改善这一现象,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厌学;对策  当前,我国的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这虽然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但随之,在广大农村地区产生了一个

2、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厌学情绪,他们的教育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又一障碍,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教育性质的问题,而是已逐渐演变为一个社会性质的问题。  一、现状  1、留守儿童家庭生活环境情况。从总体情况看,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数是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近亲属。其中78%的留守儿童随祖父母、外祖父母一起生活,20%的留守

3、儿童与其他亲戚一起生活,2%的留守儿童由老师或其他人担当监护人,隔代抚养情况较为普遍。同时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多只有小学层次的文化水平。  2、留守儿童学习情况。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多数处于中下游,成绩优秀的较少。他们大多数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态度不端正。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孩子多数有厌学的情绪。  3、留守儿童心理情况。大多数留守孩子性格内心、孤僻、倔强、与人交往少。在不开心时,都会出现一些“想早点长大独立”,“想让父母安慰自己”,“觉得没有人关心自己”,“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或自己不如别人”的想法;有些还甚至想离家出走。可以看出,留守儿童渴望父母的关怀

4、与社会的关注,希望多与父母进行心灵的沟通交流,有的因父母不在家而感到遭受歧视、孤独无助、悲观寂寞。  二、原因分析  1、宏观层面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各地区相继出现第一批大规模的民工潮。经济政策的不平衡导致沿海沿江城市相对发达,民工流动集中,从而形成贫富差距急剧扩大。民工越流动越穷。其次,农业发展的后知后觉,土地国有化,导致农民无地可种,无房可住。房价上涨,市场经济又剥夺了农民的劳动所得。本来就薄弱的农业基础开始动摇。外出务工成了首选。都奢望能在城市有所出息。  这些问题的客观存在,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埋下了对

5、社会不公平的怨恨心理,加上农村教育的落后,父母的关爱的缺乏,以及社会环境负面因素的影响,便产生了厌学的情绪。  2、微观层面分析  (1)家长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表现不足。留守儿童年龄尚小,其社会性并未完全成熟,依恋父母情感是他们的基本需求。但由于父母或者父母一方长期在城市务工,对孩子的呵护不够;同时这部分父母由于受教育水平不高,没有对孩子形成科学的教导,仅仅局限于交代孩子“好好上学,听爷爷奶奶的话”之类。当孩子遇到实际问题时,父母并不能给予具体指导。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教育和正确的引导,使得他们性格变得内向与孤僻,不愿与人交流,学习的积

6、极性受到压抑,最终产生厌学情绪。  (2)学校教育资源有限,对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关注不够。由于教育体制改革的矛盾性,一方面提倡素质教育,另一方面实行的仍是应试教育,升学率是评判一个学校优秀与否的唯一指标。因此,学校和教师只重视学生的成绩,而相对淡化对学生身心教育和感情上的沟通。同时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有限,学习环境不好,教师水平有限,无法激起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如果孩子的成绩没有达到老师的要求,教师潜意识中对这部分学生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会出现不关注他们或者过度批评他们。而孩子正处于敏感的青春期,他们会注重自我,很在意别人对于他们的评价。对同学之间相处

7、的小矛盾和对老师表扬别的同学却没有表扬他等都表现的很敏感。这部分孩子经常被这些问题困扰,但是缺乏有效的沟通者或者直接不愿意说出来,他们往往直接表现出不想去学校上课了,由于爷爷奶奶有过度宠爱孩子的心理,也就答应他们不去上学的要求了。  相对而言,留守儿童心理承受能力比城市里的孩子要差,也表现的过分敏感、性格内向。如果他们没有达到目标,就很容易有“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三、对策思考  1、完善教育制度  通常来说,学校是传授知识教育的最直接来源,而我国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并不发达甚至非常落后,老师自身的教育水平也不高,学校管理制度存在问题,教育设备

8、落后,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舒适的教学环境。因此,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扶持力度,创造更多的福利吸引城市里大学生到农村支教,培养较高素质水平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