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环境海洋学期末复习参考.

海大环境海洋学期末复习参考.

ID:15476444

大小:184.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8-03

海大环境海洋学期末复习参考._第1页
海大环境海洋学期末复习参考._第2页
海大环境海洋学期末复习参考._第3页
海大环境海洋学期末复习参考._第4页
海大环境海洋学期末复习参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海大环境海洋学期末复习参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海洋学:生物部分一、海洋环境的特点1.广阔性1)面积:占地球表面的71%2)平均深度:3800米,最深处11000米3)海洋总体积是陆地和淡水所提供生物生存空间的300倍2.异质性近海与远海;表层与底栖二、海洋生命的起源和进化(重力、水、温度)海洋是生命的摇篮,生物从海洋迁移到陆地,部分陆地生物重返海洋。海洋环境的不利因素:光、营养盐、生境相对单一三、海洋环境的分区1.海洋底栖环境1)沿岸带(浅海带,深度200米以浅):食物丰富,光线充足,海水温盐变化大,水运动显著,栖息地多样,生物多样性高a.潮间带b.潮下带2)深海带(深度200米以深)2.海洋水层环境1)沿岸区(深度200米以浅

2、)200米是有光带和黑暗带的分界线2)大洋区(深度200米以深)海洋水层生物:浮游生物(被动地漂浮或漫游)和游泳生物四、影响海洋生物生存的重要环境因素限制或影响海洋生物生存和时空分布的重要环境因子:1.光照强度阳光的重要性表现在:光合作用、视觉、取暖、杀菌等2.温度温度是影响生物生长的第一环境要素,每一种海洋生物对水温的适应都有特定的范围,表现为:1)控制生物代谢和生长的速度2)影响水团的垂直运动3)决定海水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浓度4)影响生物的分布5)影响生物的进化3.盐度:盐度对于海洋生物的作用主要在于影响渗透压,各种海洋生物对盐度都有各自的“生态幅”,可以把海洋生物区分为窄

3、盐性种和广盐性种两大类4.生源要素大量元素(C,O,S,N,P,Si)和微量元素(Fe,Mn,Cu,Mo等)生源要素过量→赤潮五、浮游生物1.浮游植物分类1)硅藻门形态:单细胞,个体大小2-1000mm,有些种形成链状集合体。所有种都具有外骨骼或硅藻壳,由硅质构成并基本形成两瓣。2)甲藻门形态特征:有两根鞭毛,可以活动;除少数裸型种类外,多数具有厚的主要是纤维素组成的细胞壁;无性的细胞分裂是普遍的繁殖方法,有性生殖罕见。3)蓝藻门没有细胞核,但细胞中央含有核物质,没有核膜和核仁,但具有核的功能;繁殖通过无性分裂,未发现有性繁殖;能够固氮;热带海洋中数量丰富;能够引起赤潮爆发。4)绿藻

4、门5)金藻门6)红藻门2.浮游动物1)取样方法a.拖网(>200mm中型浮游动物)---网采浮游生物b.采水(<200mm)---通过过滤、离心或沉降浓缩水样c.现场观测---斯库巴潜水,载人潜水器,遥测仪,声纳定位2)终生浮游动物原生动物门:鞭毛虫,有孔虫,放射虫,纤毛虫腔肠动物门刺胞动物:辐射对称,具刺细胞,生活史包括无性水螅体(圆筒状)和有性水母体(圆盘状)的世代交替,肉食性毛颚动物门箭虫arrowworm:数量十分丰富,肉食性,雌雄同体,仅分布于海洋;体长不超过4厘米;杂食性软体动物门:异足类节肢动物门:浮游甲壳类脊索动物门3)季节浮游动物:主要是一些动物的幼体六、底栖生物群

5、落1.底栖植物分布区域:真光带,即潮间带和部分潮下带植物类型1)低等植物大型海藻:石莼、浒苔、裙带菜小型海藻:羽状硅藻、蓝绿藻、腰鞭藻、礁藻等2)高等植物(被子植物)红树林、沼泽林、海草床2.底栖动物底内动物和底上动物1)大型底栖动物(>1.0mm),包括软体动物(蛤蜊,贻贝);环节动物(多毛虫);腔肠动物(海葵);棘皮动物(海星、海胆、海参)2)小型底栖动物(0.1-1.0mm),如线虫3)微型底栖动物(<0.1mm),如纤毛虫3.底栖生物群落调查调查工具:采泥器,箱式取样器,底拖网quadrat七、海洋游泳生物1.游泳甲壳类:虾蟹2.游泳头足类:鱿鱼、乌贼和章鱼3.海洋爬行类:种

6、类较少,主要有海龟、海蛇、海蜥蜴、海鳄鱼4.海洋哺乳类:鲸目(鲸鱼和海豚)、鳍足目(海豹、海狮和海象)、海牛目(4种,海牛科3种,儒艮科1种)5.海洋鸟类:在上升流区、海洋锋面等高生产力区数量较多,许多种类具迁徙习性6.海洋鱼类:无颌纲(盲鳗、七鳃鳗)、软骨鱼纲(鲨鱼、鳐鱼)、硬骨鱼纲(如金枪鱼,黑鲷,蝴蝶鱼)八、概念海洋生物的栖居环境可分为沿岸、水面、水层、底层几个部分沿岸区域主要指受潮汐影响的地带,包括各类海岸生境及河口区域,海域沿岸生境复杂多变,生物种类繁多海洋浮游生物缺乏发达的运动器官,没有或仅有微弱的游动能力,悬浮在水层中常随水流移动。多数个体很小,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其,但

7、种类繁多、数量很大、分布又很广,通常可将浮游生物分为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漂浮生物海洋浮游植物:浮游植物多为单细胞植物,具有叶绿素或其它色素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浮游植物主要包括:光合细菌、蓝藻、硅藻、自养甲藻、绿藻、金藻、黄藻等。它们是水域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初级生产者,其中有些细菌又是还原者,一般分布在海洋的上层或透光带。海洋浮游动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包括无脊椎动物的大部分门类,如原生动物、腔肠动物(包括各类水母)、轮虫类、甲壳纲节肢动物、腹足纲软体动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