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ID:15510855

大小:238.00 KB

页数:36页

时间:2018-08-03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_第1页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_第2页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_第3页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_第4页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导语教学是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是一方正在开垦的热土。撩开尘封的历史,你才发现中国语文教育是那么古老,然而又是如此的年轻。唤醒沉睡的历史,还原语文教育的本真,你会惊叹于语文教育原来维系着一个民族。母语,割舍不断的民族情结,她与时具进,魅力无穷!绪论中学语文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1、语文教学论课程走过了哪些历史阶段?2、为什么要学习语文教学论?3、语文教学论的内容是什么?4、怎样学好语文教学论?5、语文教学论研究的现状是什么?一、语文教学论学科名称的变迁(学科建设与发展)(一)“国文教学法”1904年,清政府《奏定优级师范学堂章程》规定

2、:师范生第二、三学年学习“教育学”,包括“各科教授法”1913年,中华民国教育部《高等师范学校课程标准》:各科在第三学年开设“教授法”课程1919年前后,陶行知主张以“教学法”代替“教授法”1920年后,黎锦熙著《新著国语教学法》王森然著《中学国文教学概要》梁启超著《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1930年,“中学国文教学法”名称定型(二)“语文教学法”1.1954年,教育部《师范学院暂行教学计划》:中文系开设“中国语言教学法”和“文学教学法”2.1963年,教育部《高等师范学院教学计划》:中文系开设“中学语文教材教法”“文革”时期,此门课程销声匿迹3.1981年,教育部《高等师范院校四年制本

3、科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定名:“中学语文教材教法”4.20世纪80年代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学科教学论”(三)“语文教育学”20世纪90年代后,高师院校研究此门学科,多以“教育学”定名:“中学语文教育学”(四)“课程与教学论”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委颁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定名:“课程与教学论”(教授法—教学法—教材教法—教学论—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二、中学语文教学论研究对象1、定义:中学语文教学论是以中学语文教育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客观规律,总结其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求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一门学科。2、

4、性质: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融为一体的学科。理论性:研究语文教育史、语文教育理论、语文教育内容、语文教学原则方法、语文教育的评价、语文教师素质实践性:源于实践,指导实践,掌握教师职业技能综合性:教学论的分支,综合中文专业、教育学、心理学、思维学、哲学、美学专业知识三、中学语文学科研究的具体内容1、中国语文教育史2、中学语文学科性质、目标3、中学语文教学原则4、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5、中学课堂教学过程及方法6、大语文学习思想7、中学生语文学习方法8、相关理论与语文教育关系9、语文教学的评价10、语文教师素质及发展四、学习语文教学论的方法1、明确目的:合格语文教师优秀语文教师做一个语文教育

5、研究者,提升层次2、树立乐教的职业观念:语文教学是人生的选择,非语文教学无以度过人生3、多学科综合学习4、理论与实践的统一5、与时代同步,吸收语文教改新信息第一章中国语文教育简史1、语文教育历史分期观点:A.古代——近代——现代——当代(1840)(1919)(1949)(今)B.古代——现代——当代(1904)(1949)(今)C.古代——现代(1904)(建国前1949/建国后)第一节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先秦语文教育概述:《礼记•学记》是古代最早记载教育的一部书中国古代语文教育总体特征:文、史、哲综合型中国最早的文字教育从甲骨文中找到一些实证先秦孔子的教育实质上是语文教育《论语》中,

6、孔子是“言语教育”——雅言;“四教”:——文、行、忠、信《史记》: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一、古代语文教材语文教材的出现,是西汉以后。分类:蒙学读物、文选读本、儒家经典(一)蒙学读物(识字课本):西汉史游《急就篇》南北朝周兴嗣《千字文》俗称“三、百、千”宋朝王应麟《百家姓》共约2400字南宋刘克庄《千家诗》集中识字,是其优势蒙学读物教材特点:1、内容包罗万象:自然、历史、地理、生活、伦理2、语言通俗,押韵上口,生僻字少,好读易记,有趣实用,回味无穷,很适合儿童心理3、功利性强,广见闻,利日用,懂义理4、道德倾向明显:建功立业,学而优则仕,光宗耀祖评价:精华与糟粕共存,态度

7、:去其糟粕,扬其精华蒙学辅助读物:清代程允升:《幼学琼林》(生活知识小百科全书)无名氏:昔时贤文(增广贤文)(为人处世之道)清代车万育:《声律启蒙》(对联撰写方法)北宋汪洙:《神童诗》(汪洙少年善诗,为神童)流传民间,家喻户晓,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二)文选读本(读写课本)1、梁代萧统《文选》(诗文总集)确立选文标准:文质兼美“综集辞采,错比文华,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沉思:指深刻的艺术构思;翰藻:指华丽的词采)奠定了教材模式:文选型评析:1、《文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