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绿色课堂的构建”课题研究方案

“原生态绿色课堂的构建”课题研究方案

ID:15512317

大小:4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3

“原生态绿色课堂的构建”课题研究方案_第1页
“原生态绿色课堂的构建”课题研究方案_第2页
“原生态绿色课堂的构建”课题研究方案_第3页
“原生态绿色课堂的构建”课题研究方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原生态绿色课堂的构建”课题研究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原生态绿色课堂的构建”课题研究方案上虞市谢塘镇小课题组一、研究的背景1、自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已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教学中做了积极的尝试。应当说,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满堂灌”、“满堂问”的教学模式。但在很多教师教育观念不断转变的同时,仍不可忽视部分教师还存在着“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其一:学生的提问存在奴性。学生虽然已掌握提问权,但由于教师过多的“引导”,他们在提问时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愿望,而揣摩老师的需要,提问失去了自由。其二:学生的想象缺乏灵性。学生虽然已拥有较多的想象机会,但由于教师过多的因循于文本、因循于常规思维,他们不敢展示自己烂漫的思维,想象罩上了囚笼。其

2、三:学生的表达丧失个性。提倡答案的多样化,虽然给了学生较宽的施展空间,但由于教师设计的表达形式还仅限于简单地重复课文语言材料,学生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机械单一。这样的课堂除了形式上的改变外,哪有半点学生的主体性,课堂又怎能放飞学生心灵的自由?生命的原生态严重失落了!2、在现实的学校教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色调”。如学校盲目追求升学率,把分数的高低看成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唯一标准,把分数的高低看成是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因此在课堂上,出现了“填鸭式”、“满堂灌”、“题海战术”、“延长课时”、“加班加点”等做法,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它严重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和素质教育的大方

3、向,是一种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再如在课堂上,教师的权威高于一切,教师的看法高于一切。教师以自我为中心,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多的是“起立式”而不是“启发式”,忽视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生为主人”的教育原则,胸中有“书”,目中无“人”,更有甚者,在课堂上有的教师偏爱学习成绩优异者,给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而对同一课堂环境下的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要么讽刺、挖苦,要么置之不理,打击受教育者的自尊,毁灭了他们独立的人格,摧残着受教育者的心灵。这样的教育方法,颠倒了教育主体的位置,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尊严,泯灭了学生的个性,这是比体罚还严重的“心罚”。它使教育成为“少数人成功,多数人失败”的教育,与现

4、代教育观是背道而驰的。3、“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当前《新课程标准》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念。课堂是儿童自我发展和实现的主要精神阵地。课堂教学中的儿童是成长的生命,发展的主体,惟有和谐有效的教学活动才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才能为儿童个人自主、全面、和谐发展提供平台。人本,人际,人境是人和谐发展的三元素。为此,要营造和谐生态的绿色课堂,高扬人本主义的理念,通过多元互动的教学活动,在“亲、助、乐”的师生人际情境和“美、趣、智”4第4页共4页生动的学习情境中,激发学生主动感受、体味,想象和思考,在多向互动中表达、交流,质疑并创造,使

5、学生在生动的活动情境中获得心灵的滋养,能力的生成,情感的濡染,心性的陶冶,使每个孩子的个人潜能得以发掘和超越。接受教育是人生命的重要历程,它基于自然的生命,追求生命质量的完善。生命应是丰富多彩的;生命应是有尊严、是自由的;生命属于个人,应是富有个性、有活力的,应散发着成长的气息。为生命的发展奠基的小学教育,必须促进生命全面、和谐、自由地成长。4、我校创办于1818年(清嘉庆廿三年),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是著名导演谢晋的母校,2004年学校又成功地争创成为浙江省农村示范小学。近几年来,随着地方经济的的不断发展,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和家庭对教育的要求日益提高。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

6、育,成为我们思考的焦点。我们认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在课堂,构建原生态绿色课堂构想,符合当前新课程标准理念,符合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当地的教育实际,符合老百姓对学校教育的客观需求,并将对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和特色学校的创建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课题研究,促进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二、研究的意义通过构建绿色课堂,创设生动的学习情景,活泼的课堂氛围,积极的师生交流,多样的互动方式。在绿色课堂中教师把爱心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它能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让学习充满欢乐,让学生走向成功。使课堂世界成为一个动态的、活生生的教师和学生共同交流、共同成长,促进发展的场所,让学生

7、在其间自主、自为、自在、自悟、自得,让课堂充满学生参与和智慧的声音,把舞台还给学生,让课堂再次生机盎然,充满浓浓的绿意。三、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综述1、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即要求学习者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在与客观教学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学习者自己积极地建构知识框架。奠定建构主义理论基石的先驱们给我们现代教育教学的有益启示是:教学决不是教师给学生灌输知识、技能,而是学生通过驱动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