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勃兴教案

中华文化的勃兴教案

ID:15539988

大小:10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03

中华文化的勃兴教案_第1页
中华文化的勃兴教案_第2页
中华文化的勃兴教案_第3页
中华文化的勃兴教案_第4页
中华文化的勃兴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华文化的勃兴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了解孔子在思想教育文化方面的主要贡献,知道“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派别及代表人物。过程与方法:本课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灵活运用随堂小品、知识竞赛、故事会等形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分组这一形式,培养学生的协作性;通过假设历史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能力,激发其历史学习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培养辨证看待事物的能力;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

2、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重点难点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难点:通俗讲解各位思想家的主张课前准备:预习教材本课内容,阅读相关课外知识评价方式:观察评价法、调查评价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概述)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在我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代,是一个称霸争雄的时代,是一个变革图强的时代。这一社会现实付诸于意识形态领域,使得这一时期又成为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各个思想家就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各抒己见,彼此辩驳,从而带来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思想大发展的黄金时代!(

3、过渡说明)本课侧重介绍了当时5个主要的思想学派和9位代表人物,我们将这9位代表人物与8个纵向小组分别对应起来。(对应见下)新课讲授(分组阅读)每个同学分别找到自己组对应人物的相关介绍加以阅读,最好能与自己的课外所了解的相关知识相结合。第1、2小组——孔子(儒)[学生活动1]如果我们要为孔子制作一张名片的话,该如何介绍呢?——简介孔子的生平(通过假设这一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而达到了解孔子的目的)(备注)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中国思想文化的

4、主要代表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之一。孔子三岁丧父,幼年生活贫困。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库)和乘田(放牧牛羊)这样的小官。由于他发愤为学,博学多能,三十岁后便开始开办私学,广收门徒,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51岁时任鲁国中都宰,卓有政绩。后先后任小司空,大司寇。54岁时因鲁君不听朝政,便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他带着弟子到过7个国家,但未能得到任用。14年后回到鲁国,专心从事古代文献的整理与传播工作。5年后逝世。[学生活动2]随堂小品:因材施教(参考)教材P44上的文字材料(补充)学生公西华的询问与孔子的答复(提醒)注意

5、表演时的人物性格和神情(引申)孔子的教育思想:学“习”、学“问”(说明)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此外,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等(联系)语文教学“《论语十则》”(从进度上看,初一语文教学刚好教到《论语十则》这一课,可与历史教学实现互动,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历史学与其他学科相通之处,如下面提到的周国平《人生寓言》等,这与历史课向历史与社会课的改革也是一致的)(启发思考)1、孔子的教学思想给你的学习状态有什么启发么?2、可能你已经理解并记住了这些言论,但落实到行动中了

6、么?(简介)孔子的政治思想:“仁”——最高的道德准则(说明)“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苛政猛于虎”,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减轻剥削,主张行德政,省刑罚,反对暴政虐民。(对初一的学生而言,过多直接引用古语加以说明,会使学生不知所云,一一加以解释,又不为时间所允许,故而在授课过程中只选择具典型意义的言论加以解释,下同)第3小组——孟子、荀子(儒)[学生活动3]知识竞赛(抢答/备注)三教/儒教、道教、佛教四书/

7、《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经》、《易经》、《春秋》六艺/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认字写字)、数(算术)明清时期以四书五经为题的文章叫什么/八股九流/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杂家、农家、纵横家、阴阳家(通过知识抢答这一方式促使学生多接触这方面的课外知识,实现探究性学习,同时通过题目所涉及的知识对本课内容加以补充)(小结)孟子的生平: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受业于子思之门人,曾游历数国,阐述其政治主张,还曾在齐为卿。晚年退而著书,传世有《孟

8、子》七篇。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思想:“仁政”——“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赋税”、民贵君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其他:“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舍生取义”(简介)荀子:名况,赵国人。在多年的游历中,他接触到各种学派的人物,研究了各派的学说思想,总结了各派学说的成就,吸收其中的积极因素,成为儒学大师和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说明)斗转星移、暑往秋来都是自然现象,人们能够认识和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