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要籍复习资料

历史要籍复习资料

ID:15569062

大小:75.50 KB

页数:70页

时间:2018-08-04

历史要籍复习资料_第1页
历史要籍复习资料_第2页
历史要籍复习资料_第3页
历史要籍复习资料_第4页
历史要籍复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要籍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历史要籍复习资料《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复习重点先秦部分1.《尚书》的主要内容?2.简述《尚书》的来龙去脉。3.《今文尚书》之篇目?4.《逸周书》的大概内容?5.《世本》之性质?6.《楚辞》与研究历史有什么关系?7.《诗经》的分类情况、大致内容及史料价值怎样?8.“《春秋》三传”及“《春秋》内外传”?9.何谓编年体?其优缺点?10.《左传》在史学上的价值和地位?11.《国语》的特点及价值?12.简述《战国策》一书的由来?13.简述《战国策》的编订与整理情况。14.《战国策》的体例及其史料价值?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部分1.何谓纪传体史书?所谓“正史”是指哪几部史书?2.简述《史记》

2、的诞生过程。3.《史记》的体例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4.《史记》一书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5.“《史记》三家注”指的是什么?6.《汉书》的不足之处有哪些?7.《汉书》的注本?8.《后汉书》有哪些特点?9.有关魏晋南北朝的要籍有哪些?【正史书与非正史。(1)书名;(2)作者;(3)卷数】。10.裴松之的《三国志注》有何特点?11.何谓《五代史志》(或《隋书》十志)。何谓“八书”?12.简要说明为什么应把《南史》《北史》同原“八书”对照起来读而不能偏废其一的道理。隋唐五代宋元部分1.简述《隋书》的编修经过。2.《隋书》的指导思想是什么?3.《隋书·经籍志》为什么重要?4.官修史书

3、何时确立?其利与弊?5.简述新旧唐书、新旧五代史的编修经过。6.对新旧唐书作一对比。7.比较一下新旧五代史。8.《通典》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它对后世有哪些影响?9.简述《史通》的内容。10.概括说明《史通》一书产生的原因。11.简要说明《史通》中所反映的刘知几的史学思想。12.《宋史》何以完成的那么快?13.《宋史》的主要优点在哪里?14.研究宋代历史都有哪些重要史籍?15.袁枢《通鉴纪事本末》的出现标志着什么?16.何谓纪事本末体?17.《资治通鉴》与《通鉴纪事本末》有何不同?18.史书编纂学中的几种主要体裁何时完备?都有哪些?(各举一代表作)19.纪事本末体的主要优点在哪儿?2

4、0.按所载史事的时间先后列出从古至清的重要的纪事本末体史书。21.纪事本末体的不足之处有哪些?22.《资治通鉴》的体例?23.简述《资治通鉴》的编写程序。24.《资治通鉴》一书的主要特点有哪些?25.《资治通鉴音注》是部什么样的书?26.《金史》的质量为何高于《宋史》《辽史》?明清部分1.明清时期的要籍反映了什么样的特点?2.《明史》的编写特点?3.《清史稿》的概况及其版本?4.“实录”体的发展概况?5.《明实录》的优缺点?6.《国榷》一书的史料价值?7.清代三大考史名著在内容上各有何特点?8.《天下郡国利病书》的作者及内容大概?9.《读史方舆纪要》的内容及特点?10.《海国图志

5、》一书的作者及主要内容?中国古代历史要籍选读期末复习整理一、史部文献1)史部作为中国传统目录学中的一个分类,主要著录史学及其相关著作。2)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中把天下图书分为六大类,史学类文献还没有专门著录的大类,而是归入“六艺略”中的“春秋”类。3)西晋开始以甲、乙、丙、丁四部分类著录图书,其中丙部著录史书。4)《隋书<经籍志>》正式确立了“史部”的名称。并且依据此前的“七录”分为十三个类别。5)仅据《四库全书总目》和《清史稿<艺文志>》著录的史部图书进行粗略统计,至清末,史部图书约有三千九百部,八万多卷。(一)纪传体1)史记与纪传体西汉司马迁著史记,在已有史书体例的基础

6、上加以发挥和创新,开创了“纪传体”这一史书体例。此后在中国长时期里,这一体裁成为官方编定史书的主流。在《隋书<经籍志>》“史部”的“正史”类中,即著录这一史书。后世经过官方组织编撰并认可的纪传体史书亦称为“正史”。2)纪传体的特点在体例上以纪、传为主体,并辅以表、志等,各部分各有侧重,又互相补充。这种题材是以帝王为中心,以人物为主体来记载历史的。3)史记司马迁等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4)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曾跟着儒

7、学大师董仲舒、孔安国学习《公羊春秋》、《古文尚书》。继其父任太史令,后遭李陵之祸而被腐刑。5)史记会注考证《史记》在东汉时就有学者为它作注,后来比较有名的是南朝裴骃的集解和唐代司马贞的索隐、张守节的正义,是为“三家注”。南朝裴骃《史记集解》唐代司马贞《史记索隐》张守节《史记正义》现代日本学者龙川龟太郎《史记会注考证》,搜集众家之说,有时也附以己意,此外还收录了一些据他称在中国已经遗失而在日本古本还保留下来的《史记正义》的佚文。6)龙川龟太郎号资言,日本学者。四十八岁是开始编撰《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