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话语分析对课堂教学的启示new

多模态话语分析对课堂教学的启示new

ID:15657706

大小:4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4

多模态话语分析对课堂教学的启示new_第1页
多模态话语分析对课堂教学的启示new_第2页
多模态话语分析对课堂教学的启示new_第3页
多模态话语分析对课堂教学的启示new_第4页
多模态话语分析对课堂教学的启示new_第5页
资源描述:

《多模态话语分析对课堂教学的启示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多模态话语分析对课堂教学的启示李魁海(鹰潭职业技术学院江西鹰潭335000)摘要:多模态话语理论自世纪之交引入以来,正在我国方兴未艾,已经超出了语言研究的范围,其研究对象扩展到了音乐、图片、影像、网页设计、建筑等多种符号系统,对教学也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指导作用。课堂教学的多模态有助于弥补不足、强化教学、吸引注意力、抒发情感和对教学材料的易于理解。但不协调的多模态共同使用也可能导致意义传递的抵消。关键词:多模态话语;课堂教学;应用1.引言社会进入后现代时期,话语已不仅仅以文本模式出现,而且以画面、动画、声音、图表、颜色、编排等多模态同时出现。(成文,田海龙,2006)最早对多模态语篇进行系统性分

2、析的是著名的法国符号学家R.Barthes.国内对多模态语篇分析的关注始于李战子(2003)发表的论文“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专家认为,多模态话语(MultimodalDiscourse)是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在话语交际中,话语的一大部分意义是由非语言因素体现的,如伴语言特征,如音响度、声调、语调、音速等;身体特征,如手势、身势、面部表情、动作、移动等;和非身体特征,如PPT、音响设备、网络、实验室、周围的环境因素等。在这种情况下,交际不再是利用一种感官进行,而是用两种或者多种感官同时进行,如用PPT上课则是视

3、觉和听觉同时进行;模拟与讲解则是听觉、视觉和触觉同时进行的。(张德禄,2009)2.多模态话语的理论框架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多模态话语分析提供了相对现成的理论框架,因为:1)系统功能语言学不仅关心语言内部的运作机制,同时还研究语言外部的环境和动因,以及伴随语言的实现意义的特征,即其他体现意义的适合于不同模态的媒体,话语的多模态性实际上是包括在这个框架之内的;2)系统功能语言学把话语的意义和功能放在首要位置上,而不是实现它们的符号系统。这样反而有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研究语言的符号系统,因为它不是局限于一种符号系统,而是可以实现话语意义的各种符号系统。这样就为多模态话语研究打开了方便之门;3)意义的实现

4、是以多模态形式进行的,语言只是这些形式中最有效的一种。即使如此,不同模态的话语会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作用,是不同模态的媒体相互协作的结果,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可以把不同模态之间的协作放在同一个框架中进行。在多模态话语选择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如何使不同的模态相互配合来获得最佳交际效果,而这种模态之间的配合主要是在形式层面,特别是语法层面,表现出来的。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Halliday1973;1975;1985),语言要同时体现三种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谋篇功能。从多模态话语的角度讲,除了语言之外,其他符号系统也同样是实现三个元功能的系统,如KressandvanLeeuwen(1996

5、)和O’Toole(1994)把多元功能的思想延伸到图像上,提出视角语法的概念;O’Toole(1994)则提出了一个更具体的以多元功能分析为基础的,用于分析绘画的模式。3.多模态话语分析对课堂教学的启示近年来,国内专家学者对多模态话语研究的越来越多。中国期刊网(www.cnki.net)的国内资源关键词搜索结果表明,篇名包括“多模态话语”和“multimodaldiscourse”关键词的论文篇目有40余篇。其中多数为艺术品分析,如会徽(韩尚颖,2010;田璐,2008;钱雪萍,2010)、海报(赵宝福,2008;靳雅姝,2010;乔玉巧,2010)、图画(张晓斌,2010;陈美足,2009

6、)等,部分是将多模态话语分析应用于外语教学(张德禄,2010;张琳,2010;张萌,2010)。笔者认为,实际上,多模态话语理论对各学科课堂教学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乔伊斯等人(2002)认为,教师不是使用一种或两种教学模式(模态)来完成教学任务,而是利用多种教学模式(模态)来开发教师和学生的潜能。他们希望学生能从多种教学模式(模态)中获益。教师掌握和使用教学模式(模态)的能力越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幅度也就越大。(钟志贤,2008)具体来讲,多模态选择得当可以起到以下几个作用(张德禄,2009)1)弥补单模态教学的不足。另一种模态可以弥补一种模态意义表达的不足,如语言表述不尽意可以添加肢体语言

7、,图画中添加语境书面话语,等等。2)强化教学内容。用另一种模态突出部分意义,如口语加重音、书写加黑体或下划线、理论课用PPT画面等。3)吸引注意力。运用语言艺术、图画艺术或动作等表达意义,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4)抒发情感。一种模态无法充分抒发应有的情感,运用另一种模态则可能表达人际意义,如用照片再现场景、用恰当的语调、语气渲染气氛等。5)加深教学材料的理解。纯文本往往不能完全说明比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