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气管切开在脑出血患者救治中的效果分析

早期气管切开在脑出血患者救治中的效果分析

ID:15666604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4

早期气管切开在脑出血患者救治中的效果分析_第1页
早期气管切开在脑出血患者救治中的效果分析_第2页
早期气管切开在脑出血患者救治中的效果分析_第3页
早期气管切开在脑出血患者救治中的效果分析_第4页
早期气管切开在脑出血患者救治中的效果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早期气管切开在脑出血患者救治中的效果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早期气管切开在脑出血患者救治中的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对应用早期气管切开对患有意识障碍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患者实施救治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60例患有意识障碍脑出血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于术后3~5d后采用常规气管切开术实施救治;治疗组患者采用开颅术后立即行气管切开技术实施救治。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接受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期间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早期气管切开对有意识障碍的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患者实施救治的临床效果较好。  关键词:脑出血;气管切开  基底节区脑出血一般为高血压病伴发的

2、脑小动脉病变在血压骤升时破裂所致,为50~70岁老年人常见病。它起病急骤,有较高的致死、致残率。血肿大于60ml的患者一般均有浅昏迷或更深的意识障碍,对该类患者一般需行开颅脑内血肿清除术,在实施救治的过程中采用早期气管切开技术进行处理是决定抢救成功与否、病员预后及最终恢复效果的一个关键性问题[1-3]。本次研究中选取60例患有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病例,对应用早期气管切开技术对其实施救治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抽样患者为2010年10月1日~2014年6月30日我院就诊的60例患有基底节区脑出血并且出血量大

3、于60ml的病例,患者均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中男性17例(年龄45~80岁),女性13例(年龄45~81岁),平均62.87岁;治疗组中男性18例(年龄45~80岁),女性12例(年龄45~81岁),平均62.16岁。研究对象自然资料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选用器械材料:RvschCrystalClear一次性气管切开导管(PVC材质带气囊)手术方法:均采用常规气管切开术。  1.2方法对照组:病例于开颅术后保留气管插管,术后3~5d行气管切开,或未行气管切开;治疗组:所有患者均行气管切开(开颅术后立即施

4、行)。对两组脑出血手术患者症状改善效果、不良反应情况、接受治疗时间进行对比。  1.3治疗效果评价方法痊愈:神志清醒;显效:神志嗜睡状;有效:较术前好转或神志昏睡状;无效:意识障碍同术前或较术前加重。  1.4数据处理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表示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形式(x±s),计数资料进行t检验,组间对比进行X2检验,P<0.05表现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明显。  2结果  2.1脑出血症状治疗效果对照组:痊愈2例,显效7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73.3%;治疗组:痊愈7例,显效9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治

5、疗总有效率86.6%。两组患者脑出血症状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并发症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19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63.3%;治疗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11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36.6%。两组患者感染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3接受治疗时间对照组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为(33.72d),治疗组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为(22.74d)。两组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3。  3讨论  脑出血后,一方面,血肿压迫微循环,引起脑神经功能损害;另一方面,脑出血后血肿分解释放多种活性物质造成脑组织局部

6、血流和代谢的变化,引起脑水肿、血脑屏障的损害及对脑细胞的毒性损伤等,故脑出血患者发病后存在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意识障碍致咳嗽反射和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下颌松弛,舌根后坠,另外,麻醉插管后引起的声门水肿或喉痉挛,呕吐物被误吸、昏迷、卧床及机体免疫力下降等均使得肺部感染率加大。严重感染可引起肺部微循环障碍,致肺部低灌注,继而引起低氧血症,另一方面,呼气不畅造成二氧化碳潴留,脑组织缺氧同时二氧化碳分压增高导致脑血管扩张,致使脑水肿、颅内高压,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减少,致脑部供氧更加不足,如不及时有效干预、处理此恶性循环,会形成脑疝致患者死亡。尤其对于高龄、长期吸烟、

7、有慢性呼吸道疾患如支气管炎、肺气肿病史的患者,呼吸道梗阻、缺氧、肺部感染几率大增[4-6]。气管切开术被认为是有效保持呼吸道通畅、解除呼吸道梗阻的抢救性治疗措施之一,早期气管切开能及时减少呼吸道死腔,改善肺的通气/换气,同时便于清除气道内分泌物、防止误吸以减少肺部感染,方便药物滴入和使用呼吸机;提高氧饱和度,改善脑供氧,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有利于促进脑功能恢复。而晚期气管切开患者,因意识障碍较深,咳嗽反射减弱,气管内的痰液、分泌物排出不畅,呕吐物误吸,增加肺部感染几率,同时,细小支气管堵塞被堵塞,影响了肺部通气/换气功能,二氧化碳潴留,脑组织缺氧,从而加重了

8、神经细胞酸中毒和脑水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