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教案(袁版)

古代文学教案(袁版)

ID:15721033

大小:234.66 KB

页数:201页

时间:2018-08-05

古代文学教案(袁版)_第1页
古代文学教案(袁版)_第2页
古代文学教案(袁版)_第3页
古代文学教案(袁版)_第4页
古代文学教案(袁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教案(袁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文学史(袁行霈版)第一篇绪  论  【教学设想】本部分的教学以介绍为主,使学生从总体上对先秦文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形成轮廓。  重点:文学的起源,先秦文学的形态;  难点: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第一节 中国文学的源头  一、传说时期的文学:  中国文学的产生可以上溯到文字产生以前的远古时期。远古时期产生的神话传说和歌谣,我们称为传说时期的文学。这些神话传说和歌谣由于时间久远、口耳相传导致变异,后世见诸文字记载的原始文学很难说是其原貌。原始歌谣现在留存的主要有:据说是神农时代出现的《蜡辞》;传说为尧舜时期的,但现在认为是后人伪

2、托的《击壤歌》、《康衢谣》、《卿云歌》、《尧戒》、《赓歌》、《南风歌》等;载于《吴越春秋》的《弹歌》;《吕氏春秋·音初篇》所载禹时涂山氏之女所歌的“候人兮猗”。  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反映了先民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但中国神话的原始形态没有很好的保存下来。  二、早期文字与书面文学的产生:  文字产生以后,中国文学才逐渐脱离了传说时期。现在所知最古的文字201是甲骨文字和青铜器铭文。甲骨文字和青铜器铭文的出现为书面文学提供了条件,标志着中国书面文学的萌芽。  三、诗乐舞紧密结合:  诗歌是最古老的文学形式之一。最初的诗歌是和音乐、舞蹈

3、结合在一起的,这是早期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  举《吕氏春秋·古乐》中“昔葛天氏之乐”的记载。第二节 先秦文学的形态  一、文史哲不分:  先秦时期,文化呈现一种综合态势。先秦文学并非纯文学,某些作品是史学或哲学著作,史学和哲学著作也富有文学意味。  二、成熟的文学作品的出现:  先秦诗歌经历了一个由宗教颂赞祷祝诗到政治叙事诗,再演进到言志抒情诗这样一个过程。宗教颂赞祷祝诗如甲骨卜辞中的韵文、《易》卦爻辞、钟鼎铭文中的韵文等;政治叙事诗如大雅的部分、小雅的小部分以及颂等;言志抒情诗如小雅的大部分和国风的全部。南方楚地文化孕育出了“楚

4、辞”。  产生于中原地区的《诗经》和南方楚地的“楚辞”是先秦成熟的文学作品。《诗经》和“楚辞”奠定了以风、骚为基础的传统诗歌的创作规范。  三、作者和时代难以确定:  先秦有些文学作品,并非一时一人所作,它们或由集体创作,或经过后201人加工修改,原始作者和创作年代都难以确指。先秦文学的本来面目,使之存在许多可争议之处,这也是先秦文学作品不同于后代作品之处。第三节 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  一、由巫到史:  先秦经历了一个由原始文化向理性文化嬗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文化主要承担者的身份、地位发生了明显变化,文学作者也因之而不断变化。

5、  夏朝时代和西周初期,以原始宗教文化为主,文化的主要承担者是巫觋(xí,“在男曰觋,在女曰巫”(《国语·楚策》)),他们也是文学的创造者。今存甲骨卜辞、《易》卦爻辞,就是因占卜行为而作。巫觋都善于歌舞音乐,在夏商或周初,处于巫术祭祀目的而创制的韵文或歌谣应是当时主要的文学作品。巫觋作为文学的作者,随着时代发展而逐渐衰亡。  上古巫史不分,史的职务也是宗教性的。一般史官除了从事宗教活动外,还从事有关赐命、册命、载录氏族谱系等政治活动。随着商周之际鬼神地位的下降,史官从原始宗教中解脱出来,成为新兴文化的代表。他们成为史家散文的最早创

6、作者。春秋时期,史官的文化活动达到了一个高潮,各国都有自己的史书,其中鲁国的《春秋》留存至今。鲁国史官左丘明采集各诸侯国的史记,作《春秋左氏传》,把史家散文推上了一个高峰,成为后世散文创作的典范。  二、贵族文学的兴起:  西周时期,学在官府,文化为贵族所垄断。他们掌握了知识文化,成201了西周、春秋时文学的主要创作者。西周也有许多民间歌谣,这些歌谣的作者大都是平民。  三、士阶层的出现及其文学活动:  春秋战国之际,分封制度的解体,导致了贵族地位的下降和庶民地位的上升。在贵族和庶民之间兴起了一个士阶层,文化知识也由贵族转移到士的

7、手里。他们聚众讲学,影响渐大,成为统治阶级招徕的对象,他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议论时政,阐述哲理,形成“百家争鸣”的盛况。  先秦文学作者的身份由巫到史,到贵族,再到士,其演变过程与文学繁荣的趋势是一致的。作者身份的多样性,使文学在体裁、题材、风格等方面现出了异彩纷呈的特性。  第四节 先秦文化与先秦文学发展的轨迹  先秦文学大致可以分为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三个时期。  一、原始文化与夏商文学:  夏商文化以原始宗教为主,夏商文化以巫文化最有代表性。夏商文学与原始宗教关系密切,从涂山氏所咏《候人歌》和夏孔甲的《破斧歌》可看出夏商

8、时代已有完整的诗歌出现。商代诗歌《诗经·商颂》五篇颂咏祖先,歌舞娱神,都是用于祭祀。《周易》中的某些卦爻辞也与巫文化有关。巫史文化的昌盛,也促进了散文的发展。《尚书》所录《禹贡》和《甘誓》据说是夏代的遗文,《禹贡》列有九州岛,这种地理观念夏人是不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