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通病预防措施1

质量通病预防措施1

ID:15772930

大小:84.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8-05

质量通病预防措施1_第1页
质量通病预防措施1_第2页
质量通病预防措施1_第3页
质量通病预防措施1_第4页
质量通病预防措施1_第5页
资源描述:

《质量通病预防措施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建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责任书(施工单位)由你公司承担的工程以下内容列入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计划,具体项目如下:1.混泥土现浇楼板裂缝防治2.厨、卫楼地面渗漏防治3.屋面防水渗漏防治4.窗渗漏、周边“热桥”防治5.外保温墙面开裂、观感质量差……防治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是有效提高住宅工程质量.维护公众利益的重要举措,务求实效。请参照兵团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制定的预防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措施的要求,认真编制上述项目的《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施工措施》,经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查后,于年月日报我单位批准。(建设单位章)年月日责任单位签名职务(称)联系电话建设单位代表监理单位代表施工单位代表注:本任务书

2、一式三份,建设.监理.施工各一份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经过近几年建筑工程,对所发生的几个普遍存在的质量通病:现浇板裂缝、防水工程渗漏、外保温墙面开裂观感质量差、铝塑门窗安装四大质量通病预防措施等,在施工过程特别注意以上质量通病的防范和控制,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质量通病对建筑物带来的危害,从根本上解决质量通病再次发生的现象。在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预防和控制过程中,首先要对容易出现通病的具体部位进行认真仔细的做好预防控制准备。现对阿拉尔新苑小区住宅楼(六期)工程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和控制方案实施过程进行计划控制。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建设地点:建筑面积、结构层数、结构类型序号工程名称建筑

3、面积(m2)建筑结构建筑高度(m)建筑层数栋数砖混1砖混1砖混1砖混1建筑耐久年限:三级(50年)。建筑物耐火等级:二级。质量标准:一次交验合格。开工日期:200年月日。竣工日期:200年月日。二、编制依据1、施工图纸2、施工规范2.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2.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2.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6、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

4、022.7、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3、施工技术标准序号标准名称备注1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2建筑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3建筑工程屋面施工工艺标准4外墙外保温层施工工艺标准三、现浇板裂缝:1、引起现浇板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的收缩,因为混凝土在自然硬化过程中,由于水份不断蒸发,而体积不断收缩,但板四周受支座的约束,不能自由收缩,所以当混凝土的收缩所引起现浇板的约束应力超过一定限度时,势必引发现浇板开裂,而且裂缝部位多发生在应力比较集中的地方——板角处、墙阴角线。2、现浇板上过早施工增加荷载引起的裂缝。《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混凝土强度达

5、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过早的加荷而人为的造成了现浇板的裂缝。3、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大家知道,水泥在常温下具有凝结硬化快,水化热大等特点,尤其是在夏天,混凝土浇筑后,水化热释放量大,混凝土在高温下得不到及时浇水养护,而失水收缩,使混凝土发生干裂,最终导致开裂。4、板负筋下沉可能产生的裂缝,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操作,任意踩踏钢筋,致使负筋下的保护层过大,减少了板截面的有效高度,使板的承载能力达不到要求,从而导致板裂缝的产生。如何防治现浇板缝的产生,根据多年的施工经验,提供以下一些防治和控制措施:1、认真做好现浇板的养护工作,是保证混凝土强度、

6、防治裂缝产生的重要环节之一。预防措施:在常温下混凝土浇筑后12小时以内,或遇到夏季温度在30℃以上时,混凝土所有工序完成后,待混凝土初凝时间内,必须覆盖麻布及其他材料,使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普通水泥不少于7天,如果忽视对混凝土的浇水养护,一方面会降低混凝土强度,另一方面会使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来不及补充水份,因大量缺水而产生裂缝,所以做好混凝土的浇水养护,既可减少温度产生的裂缝,也可降低混凝土收缩而产生的裂缝。2、现浇板上不要过早上人、上料、施荷加载,因混凝土浇筑后要有一个硬化过程才会有强度,在这个过程中,应对混凝土加以保养,不能对混凝土施加任何外力。如果在混凝土尚未有一定强度的

7、情况下,在其上面集中堆放建筑材料或支架立撑,这样带给现浇板的不是强度,而是更多的裂缝。因此,必须做到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以后,才允许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3、严格控制板面负筋保护层厚度,现浇板负筋按设计要求都放在板上面,有梁通过或隔断时,一般放置在梁钢筋上面或与梁钢筋绑扎在一起。为了控制好负筋保护层厚度,必须采用Ø10-Ø14的钢筋马凳,纵横间距800mm左右来固定负筋的位置,并用电焊把马凳与负筋焊牢,使马凳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移位,保证负筋不下沉,从而有效控制负筋保护层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