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三国鼎立教案

第18课三国鼎立教案

ID:15856752

大小:6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6

第18课三国鼎立教案_第1页
第18课三国鼎立教案_第2页
第18课三国鼎立教案_第3页
第18课三国鼎立教案_第4页
第18课三国鼎立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8课三国鼎立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材分析《三国鼎立》这一课主要介绍国家从分裂到局部统一的过渡时期的历史。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必然结果,它的形成实现了几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是历史的一大进步。这课内容为下一课学习“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因此“三国鼎立”揭开了中国大分裂和大融合的序幕,起着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教材简单介绍了两次重要的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这两次战役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果明确,脉络清晰,易于被学生接受和理解。但是,这一历史事件时空跨

2、度较大,对学生的学习增加了难度。学情分析在学习《三国鼎立》前,学生已经了解到东汉末年宦官外戚专权导致皇权衰微,黄巾起义使东汉王朝名存实亡等情况,这些知识正是三国鼎立形成的背景之一。同时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通过小说、电视电影、游戏了解了三国时期许多生动的故事,对三国中的人物及主要故事情节都很熟悉,很容易进入历史情境,但初一学生认识能力还不高,容易把文学作品当成为真实的历史,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了解文学作品和真实的历史之间的区别。-8-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知道三国鼎立局面形成过程中的著名历史人物曹操、诸葛亮,了解文学描写和历史真

3、实之间的不同。了解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说出其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系。简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以及它对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指出三国的地理位置,提高识图能力。(二)过程与方法利用历史教学插图、视频,直观形象地了解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有关史实。学习从各种途径收集史料的方法,收集讲述有关三国历史的小故事。层层设疑,分组讨论。情境教学与问题探究式教学相结合。阅读课文,找出关于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有关因素,提高从课文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分析,

4、使学生认识到每一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但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也能起重要作用。-8-通过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了解曹操、诸葛亮作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我国历史进步所起的主要作用。教学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学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课件视频《三国演义》片段,把学生带入情境,增强学生学习兴趣。(问:这部电视剧叫什么?其中的三国是哪三个国家?你知道三国有哪些著名人物?)请学习水平较低的C层次学生回答(二)学习新课先让学生预习课文,

5、然后请一名同学回答出本节课的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的形成。1.官渡之战首先,告诉学生要探究三国形成的历史,得从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说起,学生了解背景并明白曹操要统一北方,必先击败实力雄厚的袁绍。课件动态显示官渡之战形势,让学生阅读教材,以表格形式-8-落实相关知识点(时间、交战双方及结果);启发学生得出这次战役的特点(以少胜多);学生思考并讨论“曹操胜利、袁绍失败的原因”,最后教师明确完善。先请C和B层次学生回答,再让A层次学生补充。官渡之战胜利后,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统一后的曹操满怀着豪情写下了豪迈的诗篇(课件展示《龟虽

6、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师问:这名诗反映了他的什么心情呢?生:想统一南北、一统天下。由此过渡到第二框内容。2.赤壁之战 (1)“三顾茅庐”的故事(学生结合104页图片)。(2)课件动态显示赤壁之战形势,播放“赤壁之战”影片片段。(3)学生自读教材,以表格形式落实知识点(时间、交战双方和结果)(4)学生思考并讨论: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而赤壁之战又以多败少的原因,然后由教师明确完善。先请C和B层次学生回答,再让A层次学生补充。(5)引导学生分析认识:赤壁之战以后三股政治势力旗鼓相当,势均力敌,三分天下初露端倪,全国统一的客观条件尚未

7、成熟,这样就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6)教师展示戏曲中曹操的扮相,学生尝试评价,并由此引出问题:曹操是三国人物吗?过渡到第三框内容。-8-3.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1)学生阅读教材,回答三国鼎立形成情况,完成表格:政权名称时间创建者都城(今名)魏蜀吴学生明白曹操是东汉末年人,不是三国时期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魏国在北方,蜀国在西南,吴国在东南,如同鼎的三足),使我国从东汉末以来的分裂割据走上了较大范围的局部统一,因此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2)引导学生完成课后“活动与探究”1和2(3)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魏、蜀、吴三个小组),每个小组

8、写一篇发言稿介绍自己国家(必须的内容:建国时间、都城、建立者、本国所处地、本国经济)。教师补充:孙权派大将卫温率船前往夷洲(今台湾),这是大陆与台湾交通最早的记载。可见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4)评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