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三国鼎立 教案

第20课 三国鼎立 教案

ID:5633790

大小:32.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7-12-20

第20课 三国鼎立 教案_第1页
第20课 三国鼎立 教案_第2页
第20课 三国鼎立 教案_第3页
第20课 三国鼎立 教案_第4页
第20课 三国鼎立 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20课 三国鼎立 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20课三国鼎立教案第20三国鼎立程标准:了解三国形成的史实第20课三国鼎立教案第20三国鼎立程标准:了解三国形成的史实第20课三国鼎立教案第20三国鼎立程标准:了解三国形成的史实第20课三国鼎立教案第20三国鼎立程标准:了解三国形成的史实第20课三国鼎立教案第20三国鼎立程标准:了解三国形成的史实第20课三国鼎立教案第20三国鼎立程标准:了解三国形成的史实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官渡之战与统一北方的关系、赤壁之战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系。2.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

2、能力。3.简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及它对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的复述能力。指出三国的大概地理位置,提高识图的能力。4.知道三国鼎立局面形成过程中的著名历史人物曹操、诸葛亮,了解学描写和历史真实之间的不同,提高学生对历史事实和艺创作的分辨能力。二、过程与方法: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前学生通过查找与本相关的历史材料,学会收集有效信息的方法,从而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堂上通过创设情景、角色表演、史实辩析、讲故事、讨论战争胜败原因、评价历史人物、三国代表介绍本国经济等方式,采用分组讨论、探究启发式教学

3、,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探索知识的能力,并能得出简单的结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历史情境想象,使学生感受分裂割据混战给人民带的巨大痛苦,进而产生对和平的向往,认识到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通过从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到三国鼎立局部统一局面的形成,了解曹操、诸葛亮作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我国历史进步所起的作用。3.通过历史史实和《三国演义》的对比,区分历史资料与学作品的不同,培养学生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教学难点:曹操

4、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学准备:一、学情分析:1.学生大都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或拼音读物《三国演义》,对三国中的人物及主要故事情节都很熟悉,很容易进入历史情境;同时在小学语中学过《赤壁之战》一,对赤壁之战的有关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评价。2、初一学生在智力方面,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有较快发展,但具体形象成分仍起重要作用,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地发展起,但认识能力还不高,仍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在个性方面,学生的自我意识有了迅速的发展,要求独立自主,有自我教育的要求二、关于学法和教法鉴于对《标》的理解,对教材、学生等因素的分析,确定

5、在本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启发、引导为主,演示为辅助手段,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思维由集中到发散再到集中;学生的活动形式为情景想象、本剧表演、讲故事、讨论辨析等为主,采用分组讨论、探究启发式教学给学生充分发散思维的空间,培养个性,并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三、教材分析:1.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国家陷入分裂割据局面,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战乱给人民带深重的灾难。但同时促进了民族融合,南方经济得到空前发展,科学技术显著进步。三国鼎立正是在大分裂时期实现了局部统一,从而为西晋的短暂统一和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基本上落实了《标》中关于“初步了

6、解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的要求,简单介绍了两次重要的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这两次战役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黄巾起义使得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官僚趁机扩张势力,形成割据,并为争夺地盘进行混战。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果明确,脉络清晰,易于被学生接受和理解。3.教材涉及到了历史人物、历史事、历史现象,知识结构呈开放性,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给为广阔的活动空间。四、教材处理:1.由于本内容是学生平时所熟识的,而且对这些历史人物、历史事的认识都带有一定的片面

7、性和表面性,因此在教学中,力求科学性、思想性和趣味性的统一,对人物的评价客观公允,对历史事和历史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因此在堂活动中创设大量的历史问题,组织讨论,使学生在思考和争论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并渗透历史的发展规律。2.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因此把这两个问题确立为本的重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这两个问题则要求学生有较高的思维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这对于初一的学生说,带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为本的难点。五、前准备:1.围绕“你最喜欢(敬佩)的三国人物是谁?请给大家介绍你知道的有关三国时期的

8、小故事。2.组织学生搜集有关资料,编排本剧。3.制作相关,剪辑录像资料和字材料。六、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一、创设影片情境,导入新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把学生带入情境,在学生兴致勃勃地观看结束后,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