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校园欺凌行为的特征、成因与对策

当前校园欺凌行为的特征、成因与对策

ID:15888535

大小:44.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8-06

当前校园欺凌行为的特征、成因与对策_第1页
当前校园欺凌行为的特征、成因与对策_第2页
当前校园欺凌行为的特征、成因与对策_第3页
当前校园欺凌行为的特征、成因与对策_第4页
当前校园欺凌行为的特征、成因与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前校园欺凌行为的特征、成因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当前校园欺凌行为的特征、成因与对策2009年7月第4期(总第140期)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JournalofShandongYouthAdministrativeCadresCJal,2009No.4Ju1.No.140当前校园欺凌行为的特征,成因与对策刘天娥,龚伦军(1湖北襄樊学院,湖北襄樊441053;2湖北省襄樊市第十二中学,湖北襄樊441002)摘要:校园欺凌行为在中小学校园里频频发生,相当一部分学生直接或间接受到校园欺凌的冲击,使其产生生存的危机感和焦虑感,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通过

2、分析青少年学生欺凌行为的形成原因及应采取的有效预防措施,有利于引导和帮助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关键词:校园欺凌;特征;成因;对策中图分类号:C9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605(2009)04—0080—04Abstract:Theinvasionofbullyingbehavioroncampusisinthefrequentoccurrenceofprimaryandsecondaryschools,aconsiderablenumberofstudentsd

3、irectlyorindirectlyinfluencedbytheimpactofbullying.Itmakesadirectimpactonthesurvivalofsomeoftheschool,givesstudentsasenseofcrisisandanxiety,whichisunfavorabletothehealthygrowthofstudents.Weshotddanalysetheformationofthereasonsforbullyingbehavior,takee

4、ffectivepreventivemeasuresandhelptoguidethehealthydevelopmentofyoungpeople,promotetheirphysicalandpsychologicaldevelopment.keywords:bullying;characteristics;causes;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10个省市对5864名中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到"经常被高年级同学欺负"的学生占到6.1%,"偶尔被欺负"的占到32.5%,男生较之女生更容易受到

5、同学的欺负.2006年,相关部门专门对西部某地级市进行全市抽样调查发现,学校里有"大同学欺负小同学的现象"的占到51.3%,有"拉帮结派,打架斗殴现象"的占到36.3%,有"勒索钱财现象"的占到22.5%._l类似这样的以大欺小,恃强凌弱的事情并不少见,这不但对正常的学校教学秩序造成影响,而且损害了依法治校的良好校园氛围.它严重侵犯了被欺凌者的人身权利,给受害人的身心带来巨大创伤,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一,校园欺凌行为的定义和特征欺凌行为是一种攻击,暴力的行为,通常表现为采取打,推,勒索,孤立,

6、辱骂和嘲笑等方式有意地伤害别人(身体或心理的).欺凌行为有直接和间接之分:直接欺凌包括直接对被欺凌者拳打脚踢和直接进行语言谩骂等;问接欺凌包括背后说人坏话,无中生有,群体排斥等.从总体上来讲,欺凌行为具有以下五个典型的特征:1.形式的多样性.常见形式有谩骂,嘲笑,戏弄,侮辱,起绰号,殴打,名誉诋毁,恐吓,破坏物品,敲诈勒索和心理伤害等.2.行为的反复性.学生间的偶尔捉弄,开开玩笑是青少年成长的必经过程,但欺凌行为一旦发生,就会反复出现,欺凌者习惯上认定受欺凌者不敢也不可能将受害情况告诉家长或老师,

7、因此他们会反复地把被欺凌者作为攻击对象.3.行为的普遍性.挪威卑尔根大学心理学系DanOlweus教授对本国5万名中小学生的调查发现,约9%的学生不时受到其他同学的欺侮,而6%的学生则参与了欺侮其他学生的行为.英国心理学教授PeterSmith对英格兰24所学校进行的调查揭收稿日期:2009—03—26作者简介:刘天娥(1975一),女,湖北襄樊人,襄樊学院教育学院讲师,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德育.?80?gaodengjiaoyuyanjiu示,27%的小学生和10%的中学生经常性

8、地受到欺侮,其中"每周至少一次"受欺凌的学生在小学和中学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4%.美国全国儿童健康和人类发展研究所2003年对15000多名学生的调查统计也发现,30%的学生承认有时或经常被欺侮或欺侮他人._24.行为的不平衡性.欺凌者和被欺凌者之间力量对比不均衡,往往是以大欺小.而且,欺凌行为与学生的年龄成反比例,年龄越大,受欺凌的比例就越少;此外,一般欺凌者较被欺凌者而言总是更强壮,更年长,低年级学生易成为高年级学生的攻击对象.5.行为的隐蔽性和难以判断性.一般来说,间接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