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外语教学模式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四点启示

美国外语教学模式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四点启示

ID:15903383

大小:8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6

上传者:U-4649
美国外语教学模式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四点启示_第1页
美国外语教学模式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四点启示_第2页
美国外语教学模式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四点启示_第3页
美国外语教学模式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四点启示_第4页
美国外语教学模式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四点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美国外语教学模式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四点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美国外语教学模式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四点启示收藏分享2010-11-3019:53|发布者:admin|查看数:129|评论数:0摘要:本文对中美外语教学模式、外语教学的概况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出了一些对我国外语教学有益的启示,以期对我国的外语教学起到借鉴作用。国情的不同影响到我们所要教学的内容、教法、学法和学习策略。“中学为本...[摘要]本文对中美外语教学模式、外语教学的概况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出了一些对我国外语教学有益的启示,以期对我国的外语教学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中美外语教学模式 对比 启示  [作者简介]姚艳梅(1964-),女,宝鸡文理学院外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文化对比和英语教学法。(陕西 宝鸡 721007)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07)11-0063-01    一、前言   在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外语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据美国外语教学理事会(ACTEL)对1994年秋季公立学校外语的就学情况进行的调查显示,在7~12年级之间正在学习外语的人数为60596689人,占该阶段学生总数的33%。这比1990年增长了3.8个百分点。而根据美国应用语言学中心(CAL)对1997年美国外语教学状况的统计,开设外语课程的小学比1987年增长了10%。导致变化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们对学习外语的必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2002年,美国前教育部部长查理德·赖利在参议院国际安全会议上表示,加强外语教学将会使美国的劳动大军更加出色,国家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教育和其他领域也将随之得到改善。这正是美国重视外语教学原因的精辟概括。  二、美国外语教学的主要模式  美国外语教学普遍采用交际教学法。交际教学法注重对学生用目标语进行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大量地运用目标语表达、解释和讨论以进行信息交换。其具体的教学模式有以下三种:  1.传统模式(FLES)。在这种模式下,外语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每周安排3~5节课,每节课持续20~50分钟,使学生在了解文化的同时发展听说读写的技能。  2.探索模式(FlEX)。这种模式要求学生在校期间或全部科目用外语来学习。因而,其又可以分为完全沉浸和部分沉浸两种。完全模式要求学生用外语来学习所有的科目,部分模式则只是要求学生用外语学习部分科目。   3.沉浸模式(IMMERSION)。沉浸法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和内容融合”的教学法,其教学目的主要是掌握学科内容。学生是通过掌握符合他们所在年级水平的学科技能和学科知识来习得语言技能的。在美国,沉浸法教学所涉及的语言包括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日语和汉语。值得一提的是,沉浸法除了在美国有很大的影响之外,也陆续被其他国家进行研究和实验,现已被公认为是最成功的外语教学方法之一。  在美国,随着教学重点由孤立的语言技能(discretelanguageskills)的教学转向交际能力的培养,外语教学评估的重点也由孤立的教学转向交际能力的培养,外语教学评估的重点也由孤立的分数测试(discrete-pointtests)转向了具体交际能力的测试。在教师培养方面,美国对外语教师的职前、在职培训和评估非常重视。一般情况下,美国中小学除校长外还专设一人管理师资情况、检查教师教学、调整课程内容和对教师的教学进行指导培训。  三、美国外语教学模式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   1.创新外语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 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是创新外语教学的重要保证。利用直观教具和电化教学设备可以营造真实的外语语言环境,增强视听效果;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够使教学程序化,从而优化课堂教学。要创造条件使更多的学校建立语言实验室、多媒体图书馆和阅览室,建立网络教学,实现外语教学立体化,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料和实践与创新的广阔天地。  树立主体意识,造就独立人格,已成为现代国际教育思想变革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应该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应该意识到对学习的最终结果起决定作用的是学习者本人,任何成功的教育必须充分考虑到学习主体的个性特征。教师的职责一是教给学生知识,二是教给学生如何获取知识的知识,即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  语言最本质的特性是交际或交流思想。我们绝大多数人学习外语,并不是将它作为一门知识学科来研究,而是作为一门基于语言知识和语言结构的实践性学科来掌握。即使学习必要的语言知识,也仅仅是为了将这些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或言语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还需要教学生自主认知语音、语法、语言结构等知识项目,以掌握必要的语言规律。  2.探索真正体现语言本质特性的评价手段。创新评价手段是能否真正贯彻素质教育的关键。当前,尽管人们对于考试的认识逐步有所改变,能比较客观地看待考试,但总体上还没有改变“一考定终身”的状况。特别是高考更是如此。只要我国高等教育不完成从“英才教育”到“平民教育”的彻底转变,高考将难以摆脱“改变一个人一生命运的一搏”的现状。推进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全人教育,必须弱化考试的“指挥棒”功能。    在外语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在考试评价中的主体作用。为此,必须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所起的作用。另外,要利用终结性评价,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外语的语言能力及其发展潜能。总之,要在考试评价中体现过程性、情感、学习策略以及学生的成功感。我们可以借鉴国际英语考试的成功经验。目前,备受众人推崇的出国考试当属雅思考试(InternationalEnglishLanguageTestingSystem)。雅思考试的题型全面测试考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即能较完整地考查考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因而,美国有170余所大学、40多个专业机构以及众多院校均承认雅思考试成绩。     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国的高等院校均认可雅思成绩。这充分说明,一种语言测试模式,只要它能真正体现语言的本质特性,就会具有应有的信度,从而赢得广泛的认同。值得强调的是,考试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手段应该多样化,应当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并重,期中、期末考试或考查与平时课内外学习行为及能力的评价相结合,听力、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学生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   3.促进师资队伍的发展。要推进素质教育首先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师资队伍的发展,就是对外语教育工作者素质的全面培养,促进其持续发展,以适应国际、国内现实发展的需要。一个外语教师,必须接受较系统的外语教育,必须具有深厚的外语语言知识(语音、语法、词汇)储备。    外语教师必须能运用外语语言知识和较强的言语能力进行得体的交际或交流。同时,目标语国家的文化知识不可缺少。外语教师还应加强科研能力,要有群体科研意识,并能用外语写出有理、有据、有现实意义的外语科研论文。另外,外语教师还应提高汉语语言能力,以便使自己成为“学贯中西”的双语外语教育工作者。    为此,首先,要多读书,多读有关外语教育最新发展的理论书籍及原文材料。其次,要多从事外语教学实践,不断参加改进外语教学的教学实验和教学实践。另外,还可通过自学、在职进修、学历教育、短期或长期出国进修来提高自己,发展自己。当然,有机会参加国内外外语教育学术交流也是提升自我、发展自我的好途径,因为在这些场合,外语教师可以学习同行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启迪自己的创新思维。  4.加速中国外语教学的本土化进程。国情的不同影响到我们所要教学的内容、教法、学法和学习策略。“中学为本,西学为用”,借鉴美国外语教学的理论和研究成果目的在于加强中国的外语教学。中国的国情、中国的文化、汉语的语言环境决定了中国外语教学必须立足本土、结合实际、创设适合我国外语学习者实际状况的教学方法。学习国外的外语教学理论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们所用。只有创设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和方法才能使我们的外语教学呈现令世人耳目一新的面貌。 [参考文献]  [1]李正栓,索磊.美国外语教学模式给我们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7):21-24.  [2]田德新,张喜荣.美国外语教学最新动态研究[J].外语教学,2002(1):65-69.  [3]Bialystok,E.EffectsofBilingualismandBiliteracyonChildren’sEmergentCon-ceptsofPrint[J].DevelopmentalPsychology ,1997,30(3):429-440.  [4]ClaireKramsch.ContextandCultureinLanguageTeach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34-68,205-232.  [5]RenateA.Schulz.ForeignLanguageEducationintheUnitedStates:TrendsandChallenges[A].InK-12ForeignLanguageEducation[C].NationalLibraryofEduca-tion&U.S.DepartmentofEducation,1998:6-1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