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势与地形说课稿

地势与地形说课稿

ID:1591820

大小:6.50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1-12

地势与地形说课稿_第1页
地势与地形说课稿_第2页
地势与地形说课稿_第3页
地势与地形说课稿_第4页
地势与地形说课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势与地形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地势与地形》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我来自经济法政系08历史教育,名叫蒯云飞,今天的说课内容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节《地势与地形》。一.教材分析A.地位与作用: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中国地势与地形。这一节内容与教材其他内容有着广泛的联系。它不仅关系到中国气候和河流等自然地理的学习,而且也影响到农业的分布、人口的分布、城市规模和分布、交通、贸易以及旅游等人文地理知识的学习。此外,本节还与世界地理中的自然地理知识有着密切联系,可以运用这些理论来认识中国或亚洲的地势与地形特点。所以,本节内容位于介绍中

2、国自然地理之首。据此,我安排如下教学目标。B.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中国地势与地形的特点☆熟记主要山脉、高原、盆地、平原☆掌握我国地势与地形的特点对自然环境及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影响。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材料分析能力、信息提取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方法3.情感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中国大好河山的展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通过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念☆利用辩证唯物观点来分析问题☆合作、交流、共享是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C.重点难点:1.重点:熟记主要山脉、高原、

3、盆地、平原依据:这个问题是学习中国自然地理的基础,它就像砖和瓦一样,是构成房屋的基本材料。我国主要山脉、高原、盆地、平原的组合与分布状况,这就决定了中国地势地形的特点。1.难点:中国地势与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影响?依据:书中没有直接的文字和材料解释这个问题,同时这是在学习中国地势地形特点之后必须要讨论的问题,学习地理的基本目标就是研究地表事物的空间位置、发展规律及其对其他地理事物的影响二.教法与学法学法:动手实践法材料分析法合作探究法教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情景教学法 师生互动法按规律识记法三.教学过程A.导入:创造情景:图片导入法

4、问题设疑法设计意图:在图片导入、播放flas动画的基础上创造情境。假设同学乘着油轮游览长江A、B、C、D四处,并依次展示出A、B、C、D风景图片,分别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巫峡、四川盆地、青藏高原。之后在播放长江水流动方向的flash动画。最后引出两题目:a.从A处到D处的景观有何不同b.游轮从A处到D处是顺流还是逆流?,通过这两个题目,第一题针对的是地形,第二题针对的是地势,在我的引导下,顺理成章的导入新课-----引出地形、地势概念B.“地势地形的概念”地形是指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2.地势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C.铺垫:山脉走向、五大地形特点

5、D.解决“中国地势与地形特点”“熟记主要山脉、高原、盆地、平原”设计意图:不仅使得学生深入对地形与地势概念的理解,而且,学生可以从方向上把握我的教学过程,为教法与学法相互统一奠定基础。同时对地势地形从整体和局部把握,也符合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认知规律整个中国地形的总特点局 部整个中国地势的走向解决问题2:熟记主要山脉、高原、盆地、平原解决问题1:中国地势与地形特点地 势 与 地 形主要山脉、高原、 盆地、丘陵、盆地整 体1.解决问题“中国地势与地形特点”分层设色地形图+flash(北纬32°剖面图)设计意图: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形图”,让学生阅读这幅分

6、层设色地形图,学生知道地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海拔高度。在陆地上颜色越深,代表海拔高度越高,颜色越绿代表海拔越低。从地图上可以很直观的看出:我国的西部大部分是褐色,中部是黄色,东部是绿色。由此证明:我国的地势的确是西高东低。播放flash出示地势剖面图,学生观察剖面图后交流,得出: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出示下图:让学生知道三级阶梯分界线,并知道每级阶梯以什么地形为主设计意图:让同学知道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以及每级阶梯以什么地形为主山地、高原平原、丘陵高原、盆地初步得出结论:1.中国地势的特点:2.第一、第二阶梯分界线是:第二、第三阶梯分界线是:3.

7、第一、第二阶梯以地形为主;第三阶梯以为主出示下图:设计意图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五种基本地形齐全,山区面积广大(2/3))占我国陆地面积的2/3山区崎岖高原丘陵山地进一步得出结论:1.中国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2.中国地形复杂(地形多种多样),山地面积广大2.解决问题“熟记主要山脉、高原、盆地、平原”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学生的识记地理名词的过程,为了达到识记的最佳效果(也就是达到识记的最佳效果(也就是达到熟记的程度),我做如下安排:熟记的程度),我做如下安排:初步记忆认识各地形区的位置认识山脉的位置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空白图上标

8、出脉空白图上标出地形训练:小试牛刀训练:小试牛刀进一步巩固记忆动手实践:画出中国地形草图熟记课后:进一步识记,并画出一张精致的中国地形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