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对比剂副反应紧急处理及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

碘对比剂副反应紧急处理及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

ID:15921972

大小:140.0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8-08-06

碘对比剂副反应紧急处理及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_第1页
碘对比剂副反应紧急处理及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_第2页
碘对比剂副反应紧急处理及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_第3页
碘对比剂副反应紧急处理及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_第4页
碘对比剂副反应紧急处理及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_第5页
资源描述:

《碘对比剂副反应紧急处理及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碘对比剂副反应紧急处理及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CPR)指南进修学习  2009-10-1422:33  阅读53   评论0 字号:大大 中中 小小一、处理准备对比剂副反应抢救成功与否,现场影像医生第一步迅速正确处理至关重要,而不是等待急诊科医生到来而延误宝贵时间。应在急救同时通知急诊科医生。急救药品:肾上腺素、地塞米松、多巴胺、利多卡因、氨茶碱、非那根、安定、葡萄糖酸钙急救器材:吸氧装置、吸痰器、吸氧面罩、简易呼吸器、监护仪、除颤器、气管插管喉镜、气管插管导管等急救技术:熟悉2005国际心肺复苏(CPR)指南,掌握CPR技能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CPR)指南

2、的最新标准比例表  成人1-8岁儿童婴儿开放气道仰头举颏法仰头举颏法仰头举颏法人工呼吸2次有效呼吸(每次持续1秒钟以上)2次有效呼吸(每次持续1秒钟以上)2次有效呼吸(每次持续1秒钟以上)呼吸频率10-12次/分钟(约5-6秒钟吹气一次)10-20次/分钟(约3-5秒钟吹气一次)10-20次/分钟(约3-5秒钟吹气一次)检查循环颈动脉股动脉肱动脉按压位置胸部胸骨下切迹(胸口剑突处)上两指胸骨正中部位或胸部正中乳头连线水平乳头连线下一横指按压方式两只手掌根重叠两只手掌根重叠/一只手掌根2指(以环绕胸部双手的拇指,二人法)按压深度4-5cm2-3cm1-2cm按压频率

3、100次/分100次/分100次/分按压通气比30:2(单人或双人)30:2/单人或15:2/双人30:2/单人或15:2/双人潮气量比500ml-600ml每公斤/8ml(约150ml-200ml)30ml-50mlCPR周期2次有效吹气,再按压与通气五个循环周期CPRAED有AED设备条件情况下,请先使用AED除颤一次,然后进行5个周期CPR不推荐使用心肺复苏2005国际指南主要内容早在1947年美国ClaudeBeek教授首次报道对一室颤患者电除颤成功,以后除颤器材不断改善;PeterSafer1958年发明口对口人工呼吸,因为简单易行、潮气量大而被确定为呼

4、吸复苏的首选方法;60年代时,WilliamKouwenhoven等发表了第一篇有关胸外心脏按压的文章,被称为心肺复苏的里程碑。口对口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按压的结合,配以体外电击除颤法,构成现代复苏的三大要素。1966年-全美复苏会议成为心肺复苏术1992–AHACPR指南2000–第一部国际心肺复苏(CPR)和心血管急救(ECC)指南正式发表2005–修订CPR及ECC指南。心搏呼吸骤停的原因(一)心脏本身病变直接引起:即为心源性冠心病:80%,尤其以不稳定性心绞痛(UP)、急性心肌梗塞(AMI)最为多见,二者又合称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其它心肌病、心肌炎、瓣膜性

5、疾病以及恶性心律失常等,占20%(二)非心脏原因引起:1、急性物理化学因素对心肌的损伤,如中毒、溺水、自溢、触电等。2、药物影响:强心药和抗心律失常药。3、电解质失调:K+有关。4、精神神经因素:心脏骤停的诊断1.意识丧失  突然意识丧失、昏迷(心脏骤停10-20秒出现),常伴全身抽搐。2.大动脉搏动消失3.呼吸停止或临终呼吸,多发于心脏停搏30秒后。4.双侧瞳孔散大(30-40秒出现)。5.面色苍白、紫绀以上各点以突然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最为重要。一旦考虑心脏骤停,立即行CPRCPR第一个阶段:现场心肺复苏术——ABCD四步法A:气道开放、 B、人

6、工呼吸C:胸外按压   D、除颤A:开放气道(一组技术)判断:判断患者有无意识呼救:启动EMS体位:复苏位(仰卧位)开放气道:贯穿复苏始终A1、判断意识轻拍或摇动双肩、靠近耳旁呼叫:“喂,你怎么了!”无反应:指压人中穴仍无反应:立即行动10秒钟内完成A2、高声呼救如意识丧失,应立即呼救“来人呐!救命啊!!”来人呐!准备抢救!!拨打“120”:启动救护体系单人急救应采用的院前程序确定成人患者无反应,应该首先打电话,目的是急救人员带来AED。对无反应的婴儿或儿童应首先行CPR,约5个循环后或2minCPR后再求救。A3、体位要求摆放为仰卧位放在地面或硬床板上脊椎外伤整

7、体翻转头、颈身体同轴转动无意识,有循环体征:侧卧位A4、开放气道:仰头抬颏开放气道手指或吸引清除口腔内异物头偏向一侧解除昏迷病人舌后坠微弱或喘息样呼吸得到改善确保人工呼吸、人工循环有效A5开放气道:仰头抬颏法:徒手开放气道安全有效方法一手掌压前额,另只手中示食指向上向前抬高下颌,两手合力头后仰,牙齿对合头后仰程度为:下颌、耳廓的联线与地面垂直抬颏时,防止用力过大压迫气道A6、开放气道:托颌法(头颈部外伤)双手在患者头部两侧、握紧下颌角双肘支撑在患者平躺平面用力向上托下颌、拇指分开口唇不伴头颈后仰、专业人员必掌握无论患者是否受伤,非专业急救均使用仰头抬颏法,不推荐托

8、颌法当没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