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ID:15933416

大小:66.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8-06

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_第1页
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_第2页
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_第3页
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_第4页
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改实验结题报告内容提要:教育教学工作时实现教改目标的渠道,搞好教学领域的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的工程。由此可见,社会的发展呼吁未来的一代具有更强的创造力,明天生产力水平如何,就要看就要看今天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力如何。“创新力”被世界空前重视,因此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是深化语文教改,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重大问题,而我们的“读写结合,培养学创新能力”教改实验正是为探讨这一问题而提出的。一、课题名称:“读写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改实验二、课题的提出1、时代呼唤“双快”时代飞速发展,知识成倍增长,在快节奏、高

2、效率的当今社会,需要快速阅读以获取信息,快速写作以输出信息,进行“读写双快”训练,特别是在中学阶段进行训练,这是时代的呼唤,历史的必然。2、教改需要“双快”李岚清同志曾经说过,要推行素质教育,必须加强教改的科学研究,研究怎样以最少的时间让学生学的更好,获的最佳的教育效果。中学语文教学一直延用的是用的教学模式,像老牛拉破车,繁复缓慢,而“读写双快”训练过程,它提出了一个合乎教改精神的全亲教学模式。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改变语文“老牛拉破车”的落后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让学生起到主体作用,我从2004年开始对学生进行快速阅读,快速写作能力训练,期间我在阅读和写作方面也下

3、了很大的功夫,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2006年,总结两年教学经验,写了《新课程下的语文阅读尝试一文,在商丘市中学语文教学论文评选中曾获一等奖。在2010年河南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评审委员会评审活动中写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文获得了省级二等奖,从此我投入到教育教改实验之中,在教育教学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一、实验目标通过训练,让学生在理解率70%的前提下,阅读速度达到600字每分钟上,写作上让学生在40分钟内完成600字左右的各种文体的文章,并且做到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书写规范。二、实验对象2002届4、5、6、7班三、效果检测

4、1、检测项目:(1)阅读语文能力的测试,包括阅读速度及理解率等。(1)学生的写作能力测试,包括各种文体文章的写作速度及写作效率等。(2)问卷调查。一、检测方法:初一新生入校第二周,给学生印发一篇文章,设计10道题目,要求学生按每人平时正常阅读的速度进行阅读,计算出阅读速度和理解率,期末在测试一次。(2)入校第一篇作文,让学生记住自己的写作时间、写作字数,计算出写作速度及写作率,以后每次写作文都要要求学生作出统计。(3)问卷调查,对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进行了解,然后,对以上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建立实验档案。二、检测次数:教学质量检测每学期进行两次,以期中、期末两次考试成绩为依

5、据。实验效果的检测每学期进行两次,安排在每学期的开始和结尾。平时还通过实验老师的座谈、交流以及对学生意见的征求等手段来不段改进教学。三、数据处理分析建立实验档案,统计分析有关数据,保存有关资料。四、时间安排阅读:初一、初二每周一节课讲快读技法,初一到初三每天进行十分钟快速阅读基本功训练加每天半小时的课外阅读。写作:每周一次作文课,安排三课时,和一课时快些技法和实文赏析,第二课时快写作文,第三课时学生互评,教师点评作文。一、实验过程与进展情况准备阶段成立课题实验小组,确定课题实验教师及学习程度相当的实验班、对比班。实验老师共同商计,制定出实验方案。对实验班学生讲清意义,鼓足勇

6、气和信心,提出要求。填写实验登记表,对学生的阅读速度、写作速度等进行摸底测试。对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进行问卷调查详见“中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问卷调查”:每分钟阅读1000字以上是可能的。是、否读慢一些,仔细一些,才能更好地理解所读内容。是、否。(3)逐字逐句的阅读有助于理解。是否(4)默读会使速度减慢,因而应少用或不用。是否。(5)必须努力100%地理解并记住所读。是否(6)眼睛在阅读时,必须不停地逐行扫描所读内容。是否。(7)阅读时漏掉了某些内容时,必须回头把它弄清楚之后在往下读。是否(8)对于一本好的或重要的书,应逐页阅读,在每阅读第一页以前,造成不要阅读第二页,

7、在没有完全弄懂开头之前,也一定不要看结尾。是否(9)忽略某些词语不看是一种偷懒的习惯,应戒除。是否(10)阅读动机如何并不影响眼睛与大脑交流的基本方式,也不会影响阅读速度。是否(11)当碰到不认识的生字时,应在身边备一本字典,以便立即查阅。是否(12)快速查阅的危险之一是会使理解能力降低。是否(13)我们肯定都是以自然的速度阅读的。是否(14)对小说诗歌来说,要欣赏其内涵和语言韵律,很重要的一点是放慢阅读速度。是否(15)当遇到课文中的重要内容时,应做些笔记,以便于记忆是否这15道题,除了第一题答案是“是”,其余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