滠水河特大桥连续梁施工技术报告

滠水河特大桥连续梁施工技术报告

ID:16006342

大小:88.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8-07

滠水河特大桥连续梁施工技术报告_第1页
滠水河特大桥连续梁施工技术报告_第2页
滠水河特大桥连续梁施工技术报告_第3页
滠水河特大桥连续梁施工技术报告_第4页
滠水河特大桥连续梁施工技术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滠水河特大桥连续梁施工技术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实习技术报告:滠水河特大桥7#-10#连续梁施工技术报告班级090142层次大专专业工程造价姓名李欣学号090104201指导老师李浩文2012年5月99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技术报告)成绩评议表年级2009层次大专专业工程造价姓名李欣题目滠水河特大桥7#-10#连续梁施工技术报告    指导教师评阅意见                        指导教师:年月日   答辩小组意见            成绩评定:答辩小组负责人:年月日999目录一、工程概况……………………………………………………1二、实习内容与收获………

2、……………………………………1三、实习技术分析………………………………………………21.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21.1预应力钢筋张拉伸长量不足…………………………………21.2悬臂灌注梁段的施工接缝……………………………………31.3孔道压浆质量缺陷…………………………………………42.施工过程……………………………………………………6总结………………………………………………………………8参考文献…………………………………………………………99一、工程概况滠水河特大桥7#-10#连续梁跨越滠水河西支,采用悬臂挂篮法施工,桥跨布

3、置为32+48+32m。梁体为单箱单室、变高度、变截面箱梁,梁体全长112.9m,中部中跨11m梁段和边跨端部13.95m梁段为等高梁段,梁高2.5m;中墩处梁高为3.8m,其余梁段梁底下缘按二次抛物线Y=2.5+1.3X2/16.52m变化,其中以7号或10号截面顶板为原点,x=0-16.5m。箱梁顶板宽4.9m,箱底宽3.2m。全桥顶板厚30cm,底板厚35-60cm,在梁高变化段范围内按抛物线变化,边跨端快出底板厚由35cm渐变至60cm,腹板厚30-60cm,按折线变化,边跨端块处顶板厚由30cm渐变至50cm。滠水河特大桥7#-10#连续梁计划

4、采用4套菱形挂篮,在8#、9#两个主墩上分别对称平衡施工。0#梁段采用钢管支架施工,在墩身和承台施工时预埋连接钢筋、钢板等,其它悬浇段在挂篮上对称浇注混凝土,边孔端梁采用搭设满堂支架现浇施工。悬浇段和现浇段施工完成后,先合拢边跨再合拢中跨,形成三跨连续梁。边跨和中跨合拢采用吊模现浇合拢。张拉合拢后钢绞线完成体系转换。施工顺序为:[0#段施工]—[悬臂段施工、端梁施工]—[边孔合拢]—[中孔合拢]。二、实习内容与收获实习是忙碌而充实的,工作很多,但学到的更多。虽然我是工程造价专业,实习时被分配至预算合同部,但除了管理劳务合同的工作之外我也经常参与工程部的许

5、多工作,其中包括:1)工程项目图纸的接收、清点、登记、发放、归档、管理等工作;2)收集整理施工过程中所有的技术变更、会议纪要等资料并归档;3)申请到施工现场锻炼学习,充分了解施工内容,掌握施工进度;4)参照施工方案的编制规范,在工程部同事的指导下学习施工组织设计的初步编制;5)参考图纸规范,学习查看各类图纸。书本理论知识生涩难懂,因此在实习之前我对于实际的施工情况十分陌生,读一百遍不如做一遍,只有实际操作亲身经历,才能把想象转化为现实。通过工作掌握到了更多的实际技能:91)在整理工程图纸的过程中对于图纸的熟悉程度不断提高,结合到施工现场的观察,对于工程的

6、实际状况更加了解。2)对于每一个技术变更的记录,更清楚的认识到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3)更深层次的认识到施工组织设计不仅体现了实现基本建设计划和设计的要求,提供了各阶段的施工准备工作内容,还协调了施工过程中各施工单位、各施工工种、各项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对施工活动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这些都是实习带来的收获,是在学校中学习体会不到的宝贵经验。三、实习技术报告通过这段日子的实习,慢慢的学习到连续梁施工工艺的点点滴滴,更深深体会到其中的原理与奥妙,下面结合在滠水河特大桥7#-10#连续梁施工方案中悬臂段施工进行一些技术分析。1.常见问题及解决办

7、法1.1预应力钢筋张拉伸长量不足1.1.1预应力钢筋张拉伸长量不足的原因:l)预留管道不顺直,致使预应力钢筋与管道壁的摩阻力增加,虽然控制张拉应力未变,但由于预应力钢筋平均张拉应力降低,故而使得伸长量不足。即在千斤顶张拉处虽然未改变张拉应力,但远离张拉点的部位由于管道摩阻力的平衡作用使其张拉应力减小的程度过大,使得整体预应力降低,伸长量自然就不足了。2)采用了先将预应力筋穿入管道后浇筑混凝土的方法时,管道漏浆己将部分预应力筋粘结牢固,在张拉时该段预应力钢筋处于拉应力基本为零的状态,相应的伸长量也就基本为零,使得总伸长量不足。3)所采用的预应力钢筋的实际弹

8、性模量与理论计算伸长量所采用的弹性模量有一定的差异。4)张拉设备标定时或油表计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