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

ID:16121623

大小:3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8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_第1页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_第2页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_第3页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_第4页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  1.引言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按国家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要求,三年制专业的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40%。由此可见,实践教学是整个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显得尤为关键。近年来,高职院校和学术界对“旅游实践

2、教学体系”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舒惠芳(2004)认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校内实习基地模块,校外实习基地模块,课程认识实习模块,走出去、请进来的一体化实习模块汪京强(2005)认为旅游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可分为认知实习教学、课程模拟教学、实训课程教学、生产实习教学、管理实习教学等层次佘伯川(2006)将旅游实践教学体系划分为认知实习、教学实验、专业实习和第二课堂四个子系统。;苏志平(2007)认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硬件(实践环境体系)和软件(实验队伍体系、实验内容体系等)两方面内容;孙德营(2009)认为一个完整的旅游实践教学体系

3、应包括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保障、实践教学管理和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等五个子体系;等等。    以上研究从不同侧面构建了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为本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以上各研究成果基本上都是从一个视角出发来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即要么从纵向时间序列出发,将实践教学划分为不同的阶段;要么从横向系统构成出发,将实践教学划分为不同的要素,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因此,本文以笔者所在的教育部教改试点专业、重庆市高职高专教改示范专业一重庆教育学院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多年的教学探索与实践为基础,融合实践教学的纵向时间序列和横向构成要素,创新性地提出了高职旅游管理专

4、业“三段五环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2.“三段五环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三段五环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教学从纵向时间上划分为三阶段递进式的实践能力培养层次,从横向构成上划分为五环节贯通式的实践能力培养要素,“纵向三段”和“横向五环”共同构成了全面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    2.1三阶段递进式的实践能力培养层次    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由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构成。基本能力是指从事社会职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的、通用的能力;专业能力是指适应职业岗位的能力;关键能力是指一种可迁移的、从事任何职业都必不可少的跨职业的关键性能

5、力,是学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岗位变换以及创业发展等必须具备的能力。对应社会对高职学生三种职业能力的要求,本文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三年的实践教学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行业基本素质奠基阶段一职业岗位能力提升阶段一职业综合素质拓展阶段”。三个阶段的划分立足于不同的职业实践能力培养层次,形成了相互衔接、层层递进、有序发展的纵向实践教学体系。    2.1.1行业基本素质奠基阶段    该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它是作为一个旅游行业从业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从业能力,如学生心理素质、个人形体、公关礼仪、计算机操作、普通话、英语会话等等。行业基本素质是提升专业能力提

6、升的良好基础,主要通过公共素质课的实践教学得以保证。    2.1.2职业岗位能力提升阶段    该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即职业岗位能力。作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这是作为一名岗位技术人员所必备的能力,是实践能力的主体,主要包括具体工种的专业岗位知识、操作流程掌握程度等。该阶段主要通过实训强化,使学生熟练掌握相关工种的程序和规范,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校外参加具体岗位的见习,为后续的校外综合实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1.3职业综合素质拓展阶段    该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本阶段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完成具体职

7、业岗位的顶岗实习。该阶段利用企业真实生产环境和企业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进一步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与人相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实现学生就业的零距离过渡[7]。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社会能力得到提升,为学生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2.2五环节贯通式的实践能力培养要素    根据系统工程的理论,一个完整的体系必须具备驱动、受动、保障、调控和反馈功能,才能有序、高效地运转,从而实现目标[8]。根据该理论,可将实践教学分为五个环节,即“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条件、实践教学管理、实践教学评价五个环节立足于不同的实践教学要素,

8、形成了相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